•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校园党建
    “三维赋能”促进研究生党建高质量发展
    发表时间:2022-08-05 来源:党建网

    王鑫 刘更生

     

      一、总体概况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研究生两年制理科党支部为加强不同年级之间的交流,发挥传帮带作用,采取纵向跨年级党支部结构,涵盖了各年级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学科教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专业党员。支部始终把党员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坚持开展“两学一做”和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同时积极探索研究生党支部工作新机制,以师范为内核,通过“三维赋能”——“红色导师”示范引领、“党员三册”制度筑基、“红烛帮扶”实践聚力,推动研究生党建标准化、示范化建设,促进党建高质量发展。

    “三维赋能”设计思路

     

      支部2019年获评教育部首批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创建单位荣誉称号;支部开展的“不忘初心云端送教 勇担师命三全帮扶”获评2021年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党员三册”制度获评2021年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二等奖。

     

      二、设计思路与具体举措

      (一)以“红色导师”为引领,以研究生培养与党建协同发展为目标,引领学生党员“又红又专”。支部聘请师德师风高尚的党员名师担任红色导师。一是,以育党性为核心,开展教育名师讲四史、上示范党课,共读红色经典,线上线下摘录金句、撰写心得感悟,建设党员红色知识理论库,反思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二是,以育德行为基础,访谈教育大家和一线教师,整理红色导师共进手册,了解其教育理念与处世哲学,领会“四有教师”精神,传承优良师德;三是,以育创新为动力,邀请红色导师研讨学术,开展红色微课、红色微论坛等活动,将科研与党建相结合,开拓创新思维,促进教师技能提升。通过构建红色导师“三育师心”共进机制,把党性培养和师德建设、师能提升以及科研创新有机融合,培育“又红又专”的青年党员。

      (二)以“党员三册”为抓手,以党员成长全程标准化管理为理念,夯实组织基础,完善制度建设。支部秉持基层党建与学科专业互促互融的原则,设计“党员三册”——《党员发展手册》《党员成长手册》和《党员服务手册》,聚焦研究生党员发展质量把关、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成长指导以及党员履责的监督与考核三大领域。“党员三册”以遵循党员成长规律、培养卓越研究生为重要价值导向,全程记录研究生党员的成长轨迹,构筑长效式教育链条,制度赋能全员全程全方位培育德才兼备的卓越研究生。

      (三)以“红烛帮扶”为聚力,以党员作用发挥有力为导向,培育党建工作精品,提升组织服务形象。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引领群众,支部全力打造“红烛”系列关怀平台。校内层面,支部以学科专业为单位,组织成立党员“倾听·守护”小组,实行全覆盖的网格化服务,构建疫情防控“服务堡垒”,为全体非党员同学提供心理疏导等有温度、有力量的帮扶。校外层面,支部党员联动支教地开展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边疆服务,以双线助学的形式,采用“5+2”工作法,规划“以学业辅导为基石、以兴趣课程为拓升、以心理关爱为保障”的帮扶总路线,凝聚青春力量,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三、取得成效与经验启示

      支部坚持“三维赋能”——以“红色导师”为示范引领,以“党员三册”为制度筑基,以“红烛帮扶”为实践聚力,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辐射作用持续扩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凸显。在个人层面强化学习内驱力,在组织层面提升组织力,在社会层面扩大动员力,培育德才兼备的卓越研究生,促进党建高质量发展。

      (一)个人层面强化内驱力,多维促进党员全面成长、培育青年红心。通过“三维赋能”,强化党员理论学习与活动参与的内驱力,由“接收式”转型为“主动式”。第一,导师领学,邀请红色导师授课,系统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转变传统授课模式,结合数字化网络学习和翻转课堂等方式,为师院党员补足精神之钙。第二,朋辈互学,师院党员主动担使命,发挥教育专业优势开发校本课程,汇编四史教材助力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最终汇编形成18万字四史教育校本教材,提高党性修养、锤炼师范技能。第三,个人研学,支部党员共发表23篇核心和省级期刊,省级科研项目立项4项,5人获国家奖学金,5人获第十七届全国“挑战杯黑科技”专项赛江苏省三等奖。支部党员从党性修养、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三个层面促进个人全面成长、培育青年红心。

      (二)组织层面提升组织力,全面完善基层党建标准化、示范化。通过“三维赋能”,增强组织力,突出支部政治功能、筑牢思想阵地堡垒。第一,基层党建标准化,在党员发展规范化、“三会一课”制度化基础上,支部对预备党员、正式党员每学年的教育学习、组织生活、实践活动、服务群众的内容和次数等方面做出要求和规范并予以相应赋分;同时开展自评互评,融合支部评价与群众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从党员教育管理、组织生活、工作运行机制等方面推进标准化。第二,基层党建示范化,打造党建品牌,增强组织示范、引导和辐射功能,支部深入开展“百年百师讲四史”活动,用好用活四史“教科书”,组织党员“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边疆”开展四史宣讲100余场,助推青年党员在史论结合上讲透理论之道,在纵横比较中讲深自信之基,在赓续传统中讲活精神之源,在生动实践中讲出未来之问。支部坚持秉承师范特色、发挥组织优势、凝聚党员力量,充分彰显支部示范引领力,扎实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示范化。

      (三)社会服务层面扩大动员力,坚持知行合一,弘扬师道精神。三维赋能”扩大党员社会服务的范围,增强党员的服务热情和社会责任感。疫情期间开展的“云课堂”高考送教服务超过25000名高三学子。此外,支部以“学科+导师+队长+团队”的形式组建多支党员志愿服务小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青海、甘肃、四川、重庆等乡村学校开展实践项目,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获得江苏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知识层面,党员在内化党的方针政策、专业学术知识的基础上,注重理论输出服务群众;行动层面,党员在身体力行中培育仁爱之心,在社会服务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师道精神。

     

      (作者:王鑫,系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刘更生,系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

    网站编辑:朱 琳瑄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