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校园党建
    湘潭大学:劳动教育“五融五式”模式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11-15 来源:党建网

    赵晓薇  杨小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根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相关要求,结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湘潭大学制定了《湘潭大学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从课堂教学、思政教育、校园文化、实习实训、创新创业五个方面全方位融入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探索具有湘潭大学特色的劳动教育“五融五式”模式。

     

      善学为本,“滴灌式”劳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课堂是培养学生劳动意识、树立正确劳动观的前沿阵地。学校将《劳动课》设置为实践必修课,纳入全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学期预备周设立为劳动周,组织学生开展集中劳动实践。各学院均制定了《〈劳动课〉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要求,采取按需供给、精准“滴灌”的形式进行劳动教育课堂教学。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劳动关系》《劳动经济》等专业必修课程和《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案例分析》等文化素质选修课程,建立了“必修+选修”“理论+实践”“线上+线下”的多元劳动教育理论课程体系,创新打造课堂教学特色实践课程、特色慕课等。同时,将劳动教育深度融入专业核心课程,如艺术学院《风景写生》课程将课堂教学与劳动教育无缝连接,带领学生进行农副产品品牌设计与推广、墙绘等一系列助力“乡村振兴”、创新“艺术+扶贫”活动。文化素质课程《非遗活态传承和创新推广》在课堂上以“学术讲解”“非遗传承人进课堂”“非遗项目体验实践”“作品展览”等教学环节,将劳动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紧密融合,指导学生动手制作竹编、剪纸、蓝染和土布等非遗作品300余幅。

     

      立德为上,“辐射式”劳动教育融入思政教育

      思政课既是理论课,更是以实践来支撑理论的课程。学校在思政“责任田”中“辐射”引领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从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角度引导学生厚植劳动情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学校率先推出国内高校首部“建党百年”主题大学生原创百集思政短视频,在全国范围内选取100个地点,进行“实地红色打卡”或“在线红色打卡”,由大学生“自创、自编、自讲”完成,为庆祝党的百岁华诞献上一份特别贺礼,被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红网等媒体广泛报道。今年3月,学校通过“红色研学+融合传播”的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学生参与教育部开展的“网上重走长征路”党史故事百所高校接力讲述活动,创作的《听湘潭大学讲述抗美援朝铁道神兵尚瑞尧的故事》在新华网点击量突破180万。学校还成立了湖南省第一家学生党史基层宣讲团,组织学生去湘潭市各街道、社区开展专业、系统的党史宣讲,目前已经开展了30多场次宣传,广受好评。

     

      尚美为重,“多元式”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

      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深化劳动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提高劳动实践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抓导向提高劳动意识、抓主题营造劳动实践氛围、抓活动锻炼劳动实践能力,积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特点自主策划和组织开展各种积极向上的劳动实践活动,把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纳入“多元”劳动实践中来。湘大学子自发创办“雷锋公司”二十余年,积极开展各类“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包括孝老敬亲、爱心助学、温暖社区、感恩支教、校园服务、文明劝导等6大主题活动,学生公益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并在校园内形成了浓厚的公益文化氛围。学校孝行协会服务老人超过16万人次、开展孝老服务11000多次,感召社会各界人士给弱势群体募集资金60万元;“金翼5·1·8”爱心团队多次开展暑期支教活动,招募志愿教员540余人,支教足迹遍布湖南省偏远地区;“爱心雨伞”“爱心血库”“代理家长”“大学生孝文化节”等成为学校品牌志愿服务活动。

     

      笃行为先,“沉浸式”劳动教育融入实习实训

      学校在专业教育中有机渗透实习实训,强化劳动知识和技能训练,全面培育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逐步构建起横向拓宽专业内涵、纵向拓宽技能外延的“沉浸式”劳动实践培养模式。学校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多次开展劳动模范专题报告会、“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邀请多位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来校分享求学求艺经历和技能经验,面对面进行实际操作演示、手把手传授技艺绝活,并聘任大国工匠为客座教授,设立大师工作室,开展大国工匠访谈等活动。学校工程训练中心开设了数控切割、3D打印、激光加工等实训项目,构建了“基础工程、先进制造、现代技术、电工/电子、工程认知、创新与研究、文科大类综合、虚拟仿真、工程复杂系统”等工程训练模块,融合专业知识、劳动素养、实践能力教育于一体,将劳动教育贯穿于多层次、模块化的新型工程实习实训教学体系之中。学校还将现代企业6S管理理念巧妙融入实习实训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工程素养,增强学生对先进技术的认知和劳动技能的掌握。

     

      崇志为要,“开放式”劳动教育融入创新创业

      高校劳动教育应以培育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为主线,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相呼应,挖掘劳动教育新内涵。同时,通过劳动教育引导学生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素养,打造“开放”的劳创融合新模式。学校建设了校级创新中心“工程实践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湖南省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两个平台,开设了“虚实交互机器人创新创业实验班”“项目驱动型创新实验班”2个实验班,拥有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团队、智能车竞赛创新团队、移动机器人创新团队等7个创新团队。此外,通过学生自主参加科技竞赛、参与或设计创新型劳动实践项目,确保劳动实践教学“创新动作”做出彩。在2021年第十七届“挑战杯”红色专项活动全国总决赛中,学校获得全国特等奖1项;在第七届中国大学生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总决赛中,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因为成绩突出,学校被教育部授予“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且先后获评“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湖南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校”。

      (作者:赵晓薇,系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杨小军,系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

    网站编辑:王 寒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