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校园党建
    新时代提升高校党的建设质量理论和实践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
    发表时间:2020-07-03 来源:武汉大学报社

      记者 相茹 付晓歌 通讯员 于海波

     

      在建党99周年之际,628日,新时代提升高校党的建设质量的理论和实践学术研讨会暨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工作经验交流会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教育部思政司副司长张文斌出席。

     

     

      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30多名高校党建工作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工作者进行高质量的主题发言和经验介绍,并通过腾讯会议和bilibili直播平台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400多名参会者。

     

      开幕式上,韩进指出,加强高校党建工作,事关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他强调在高校党建工作中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是重中之重。要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保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在政治方向上体现出高校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本立场,在方式方法上体现高教规律。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让党的旗帜永远在高校高高飘扬。他指出,全国院校在标杆院系的创建和样板支部的培育创建工作中都有许多非常好的经验,希望大家通过此次会议互通有无,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建工作。 

      张文斌在线上致辞中对我校扎实开展党建工作、积极破解党建难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予以充分肯定。他强调,目前高校党组织肩负着在疫情防控常态下全面提升工作质量的重要使命,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守好责任田,在疫情防控中持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二是打好攻坚战,推动高校党的政治建设任务落地见效,把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作为今年写好教育奋进之笔,建设奋进之部的重要举措。三是运用组合拳,围绕迎接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贯彻落实三项行动,包括学党史、学理论、讲党课为主要内容的学习行动,以党员政治素质诊断,党组织政治功能诊断,学校政治生态诊断为主要内容的诊断行动,以政治建设制度化、两个维护具体化,全面坚持责任化,基层组织建设标准化的建设行动。四是提升组织力,健全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 

      湖北省教育厅组织处处长乔志强表示,十八大以来,湖北省委认真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不断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尤其在政治建设方面抓紧抓实抓细:加强政治领导,把准政治方向,坚定政治信仰,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坚持守土尽责,守土负责,守土有责。他强调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部领导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的组织体系去体现。要强化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关于高校党建工作,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二是要坚定落实根本任务,铭记高校是孕育思想传播理论的地方。三是要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当中的领导权,要强化政治引领工作。 

      会议开幕式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佘双好教授主持。 

      随后,在“新时代提升高校党的建设质量的理论创新”环节,教育部社科委副主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顾海良教授、教育部高校社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教授、武汉大学丁俊萍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杨德山教授、中共中央党校李俊伟教授、复旦大学刘红凛教授、武汉大学罗永宽教授分别做主题发言。 

      顾海良以《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党建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为题,从新时代的新要求出发,阐述了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共同使命以及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根本。他认为,在党对高校的领导下,要做到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将我们的特色和优势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 

      王炳林做了题为《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报告。他表示,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学习,党的十九大着重强调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对于高校而言,如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尤为重要,他阐述了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两方面要求:一方面学习型党组织应树立终身学习、团队学习,学习工作化和工作学习化的理念。另一方面学习型政党应具有健全的学习机制,党员干部的学习能力应作为考察干部、发现干部、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同时也要建立严格的学习管理考核制度。 

      丁俊萍的报告题目为《守正与创新: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目标严谨的鲜明特点》。她向大家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在建设目标方面进行的探索与改变。她指出,近年来,党的执政意识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特色不断凸显,对共产党执政党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这些年来党建目标的调试和不断的发展,反映出我党的先进性与时代性相统一,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各高校应在把握整个党建目标的前提下,结合高校特点,确定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目标,将高校党建工作落在实处。 

      杨德山在《关于近年来高校党的建设学科发展状况的分析》报告中指出,近年来全国高校党建专业招生规模稳步扩大,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活动照章进行,党建研究成果数量庞大,习近平党建思想成为主要研究内容,党建研究学术论文数量和课题数量逐年上升。杨德山认为,我们要正视高校党建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学科前景,抓好重点问题,坚持稳中求进,实现长远发展。 

      李俊伟以《党的建设创新的系统性》为题进行了阐释,他指出,十九大提出 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他强调,政治建设是党的性质、宗旨、目标的集中体现,党的建设要和政治路线紧密结合在一起,他结合具体史实、历史文件强调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它决定着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事关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刘红凛做了《高校党建的功能定位、领导体制与层级差异》的报告,阐述了他对高校党建的思考。他认为,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统筹与平衡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功能、密切联系群众功能、服务功能和基层治理功能。工作时既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基本功能,也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的社会功能,要克服高校党建工作行政化、形式化。 

      罗永宽在题为《坚持和完善新时代高校党的领导体制的思考》的报告中指出,高校党的领导制度和领导体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是我国高等学校管理体制长期探索和发展的历史选择。我们要完善坚定维护高校党委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全面领导制度和纪律检查制度,完善高校党员代表大会制度,更好地实现“中国特色”和“现代大学制度”的深度融通,彰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适应性和协调性。 

      在“示范高校、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工作经验交流会”环节,作为第一批和第二批全国党建标杆院系的典型代表,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暨南大学、湘潭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大学、武汉华夏理工学院等高校的专家分别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高校党建重要论述、教师党建工作、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高校党建与教学科研融合发展、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等问题进行经验分享和理论研讨,深入探讨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建设的成效、问题与优化路径。 

      武汉大学也在会上做了交流分享。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谭玉敏以《创标杆促发展,提升全域引领力》为题,介绍了学院的党建情况。谭玉敏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党建过程中注重质量导向和顶层设计,注重真抓实干和提高全域引领力,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力打造学院党建工作全域引领力提升的特色品牌。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向勇以《习近平关于新时代高校党建重要论述探析》为题,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党建工作。他对习近平重要论述进行了分析,并指出这些论述不仅回答了新时代建设怎样的高校基层组织怎样建设问题,还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 

      经济与管理学院世界经济系支部书记胡艺在《政治引领,立德树人——武汉大学世界经济系教师党支部党建工作的思考》的报告中,介绍了该支部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心工作,同时高度重视教学工作,服务党和国家需要,在教学科研、论文发表、为国家建言献策方面硕果累累。在党组织的日常生活中,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原则,积极组织党组活动,探索共建制度,不拘泥于校内与院内党支部和师生党支部之间的共建,放眼校际先进党支部之间的共建。 

      本次会议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主办,对于高校党建工作的理论探讨有高度,经验交流有深度,党建理论研究者和党务管理工作者之间的思想交流有利于擦出更多的灵感和火光,对新时代提升高校党的建设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据悉,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建设二级学科将组织和整合相关研究力量,和全国各地的“全国党建工作示范学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建立紧密的学术合作关系,在高校党建研究领域建设高质量的研究团队,为不断提升高校党的建设质量做出积极贡献。 

      (摄影:金鑫 编辑:陈丽霞) 

    网站编辑:朱 琳瑄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