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巫溪:春风化雨实践路 繁花似锦文明城
    发表时间:2022-09-27 来源:重庆日报
      

    通城三个志愿连宣誓活动

      

    家庭教育宣传活动

      

    志愿者发放宣传资料

      

    义诊志愿活动

      

    社区志愿活动

     

      文明,是城市之魂。城市,与文明同行。

      自被确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县以来,巫溪紧扣“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目标定位,围绕“文明实践、铸魂育人”主题,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和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有机融合,在文明实践中探索常态化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方法路径,因地制宜、守正创新,积极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努力把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建设成为启民智、凝民心、聚民力、助民富的民心工程。

      当前,巫溪已搭建起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2个实践所、329个实践站的“1+32+329”阵地体系,全面覆盖镇、村(社区),为54万名巫溪人民搭建起了开展志愿服务的平台、学习理论政策的学校、丰富文化生活的舞台。

      一处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串珠成链,人气渐浓,一场场鲜活生动的文明实践活动有序铺开,文明实践如同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引领着城市风尚,滋养着文明之花开遍厚德巫溪。

     

      创新机制严考核 推动文明实践工作常态长效

      6月10日,巫溪县2022年度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第一次测评情况及流动红旗评比结果出炉。县住房城乡建委、县政务服务中心、县城建公司、宁河街道、柏杨街道、朝阳镇等6个先进单位获得流动红旗;8个相关单位因网格志愿服务活动未录入志愿服务系统、“文明实践所工作制度及组织架构等文明实践活动条件”不符合要求等原由扣分,获评流动灰旗。

      “推行文明实践流动红(灰)旗评比制度,就是要强化责任担当、传导责任压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常态长效、推动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巫溪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来之不易,正因如此就更需要敢于直面问题、揭短亮丑,把差距和不足找出来、整改好,不断巩固拓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推动巫溪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文明实践流动红(灰)旗评比内容包括理论宣讲、阵地建设、项目培育、组织保障等,实行“周汇总、月调度、季通报”制度,评比结果纳入党政“一把手”年度述职考评、部门镇街绩效评价、单位职工评优晋级、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评先评优。

      文明是美好,是温暖,更是力量。近年来,巫溪始终坚持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文明素质的重要举措扎实推进,不断健全完善机制,以常态长效的文明实践工作,为奋力谱写巫溪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我们宣传部的干部职工分别与3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立了结对指导机制,每月至少到对应乡镇开展1次文明实践指导工作。”巫溪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县各级文明单位与7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行结对共建,切实打通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以流动红旗单位县政务服务中心为例。该中心以结对共建为基础,创新搭建“党建联盟”,与宁河街道环保社区党委签订结对共建项目协议,围绕党员干部共管、组织生活同过、文明建设齐抓等内容,全面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升网格社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在文明联建方面,采取抓学习、抓培训、抓宣传、抓活动等方式,以社区网格院坝会、组织知识竞赛等活动为载体,促进居民熟悉文明城市建设要点。8月30日发布的流动红旗评比结果,该中心再次获得流动红旗单位。

      开展网格“党建联盟”工作仅仅是巫溪创新举措、健全机制,积极推动文明实践走深走实的一个缩影。当前巫溪县已探索出由县委宣传部牵头,联合教育、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的“中心吹哨、部门动员、各方参与”联动机制,志愿队伍、志愿项目、志愿者嘉许激励机制,每月定期开展5场业务培训的骨干队伍培训机制等,切实推动文明实践工作更富活力、更有成效、更可持续。

     

      整合资源提质效 推动志愿服务融入群众生活

      “各位村民注意,持续高温天气,容易引发森林火灾;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自8月以来,每天清晨,巫溪县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们便穿上红背心,拿着小喇叭走进田间地头、森林深处,广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营造群防群控浓厚氛围。

      拿着小喇叭深入大街小巷开展宣传活动,在巫溪随处可见、人人皆知。也正是这一个个“小喇叭”,使得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有温度。

      “小喇叭就是巫溪县‘宁河金喇叭’宣讲队的象征性标识。”巫溪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宁河金喇叭”宣讲队面向全县招募了750余名志愿者,集纳有社区干部、网格员、党校教师、学生、本土乡贤等多职业,他们每人配备一个小喇叭,广泛开展文明促进条例、疫情防控、文明创建、防火抗旱、防诈骗知识等社会宣传活动。此外,还配套启动“金喇叭夜校”,把“六讲”内容改编成通俗易懂的快板、小品等,利用业余时间为志愿者提供专业培训330场次。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新形势下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巫溪切实强化以需求为导向的工作理念,以志愿服务体系为支撑、志愿服务项目为抓手,调动力量、整合资源,推动文明实践向群众身边延伸,志愿服务向群众生活贴近。

      在业务工作融合上下功夫,干部群众齐发力。全面统筹协调文化、科技、教育、民政、卫生等部门资源,通过“干部示范+群众参与”多类别充实志愿服务队伍,由不同单位、专业等组成了1131支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达5.52万人,占全县常住人口比例达14.5%。

      在各类资源整合上下功夫,实践项目满天星。聚焦群众所盼所需所想,全面推广“社区网格”“六讲六评”“有事您请讲”“周六文明劝导”等10个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助老帮困、教育文化、医疗保健、生活服务等多方式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每年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000场次。

      此外,巫溪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还联合县人民法院以及专业家庭教育团队共同打造了“从法家庭教育”工作室,聚焦提升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我们每月第二周的星期五定期向社会公众开放,积极为家庭教育和家事纠纷预防、化解提供指导、支持、服务的工作平台。”巫溪县人民法院“代表委员联络站”驻站代表李佳琳介绍,工作室还结合家庭教育宣传周、家庭教育日、家风家教主题宣传月等节点,持续开展“百场讲座进万家”“琳姐进校园”等品牌活动,截至目前已累积为3532个家庭提供服务。

      一个个创新阵地、一场场沉浸式宣讲、一次次暖心服务、一件件惠民实事,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文明内涵,弘扬了志愿服务理念,不断地推动志愿服务从“一团火”变为“满天星”,让新时代的志愿服务精神在巫溪大地上熠熠生辉。

     

      依托特色树品牌 推动文明新风浸润幸福家园

      近日,3组红军雕塑在通城镇长红村安装落成,或立于墙边,或竖于井边,形态逼真,惟妙惟肖。

      “这一组雕像呈现了在桐油灯的映照下,一名红军战士与老奶奶正促膝交谈。其内容源于当年红军在通城留下的《一盏桐油灯》故事。”通城镇相关负责人介绍,1932年冬,红三军进巫溪在通城镇时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历史遗存和红军故事、红军佳话。

      通城镇是一块红色的热土,“一筐木炭”“一把油壶”“一盏红灯”“一首红谣”“一个铜板”“一件棉袄”等红色故事在这里流传;“红军为穷人得到土地粮食和平而战!”“分配土豪的粮食衣服给穷人!”等标语在这里被铭记。

      用好红色资源,传播好红色文化,凝聚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近年来,通城镇秉承“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理念,结合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探索“4个3”模式,深入推进“红色铸魂 幸福长红”品牌建设。

      “坚持红色铸魂,建设幸福长红。就是要始终坚持把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作为提高广大农民整体素质、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泉。”该负责人介绍,目前德法情理宣讲队、红军故事传播队、红色歌曲演唱队三支宣传宣讲队,知心连、科技连、雷锋连三个志愿服务连队,建好红色基地、弘扬红色文化、深化文旅融合三条新路径,“五美家庭”“五新干部”“五好少年”三类星级文明评的“4个3”模式已全面施行,百姓参与积极性高涨。

      三支队伍传文化,三种力量树新风,三条举措抓发展,三类评比提精神。今年二季度,长红村累积开展各类宣传活动65次、创作本土特色文艺作品23个,帮助村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10件,接待游客11万人次,三类星评比评出10户50人次,“4个3”的文明实践创新举措用活了区域内的红色资源,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通城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路径。

      按照“一乡(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一队一旗帜”原则,今年以来,巫溪充分发掘本地历史人文、农业科技、理论宣讲、乡风文明、道德模范等方面的特色优势,一批有影响力的文明实践品牌相继涌现——

      以榜样引领文明,“感动巫溪人物”“孝德之星”“寻找好家风家训”“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持续开展;以文化涵养文明,凤凰镇凤凰社区“135”评书讲堂、文峰镇三宝村“和事堂”、古路镇观峰村“道德评议堂”等300余个群众身边的文明实践阵地提档升级;“乡贤协会”“红白理事会”“总管讲堂”“谐润堂”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进一步凸显;“桐岭养字诀”“乡风文明4+1”“邻里妈妈团”等一批特色品牌持续擦亮文明底色,一个个文明故事在巫溪大街小巷、村村寨寨竞相上演。

      (李佳琳 王琳琳 黄伟 图片由巫溪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提供)

    网站编辑:白梦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