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传播新思想 引领新风尚——文山州多措并举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发表时间:2022-07-21 来源:文山州文明办

      自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以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项目培育为抓手,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持续整合各类资源,注重统筹推进,着力打造集思想引领、理论宣传、文化传承等为一体的文明实践阵地,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有效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入开展。

     

      抓组织领导,推动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落实落细 

      建立由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为总召集人的文山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将部领导班子成员和处级干部挂联到各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建立州级以上文明单位、学校、文艺团体、企事业单位与各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挂点联系、结对共建的机制,按照“年有计划、月有主题、周有活动”的要求,精心设计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常态化文明实践活动,有效提升了文明实践活动的吸引力。今年以来,通过州级主流媒体向社会公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项目785个,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8500余场次,受众25.56万人次。

     

      抓阵地建设,推动文明实践载体全覆盖 

      各县(市)成立由县(市)委书记担任中心主任、宣传部部长任办公室主任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各乡镇成立由乡镇党委书记担任所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整合以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文化站等为基本阵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阵地,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在各村(社区)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村(社区)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担任站长,依托社区党建、综治以及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创建等网络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在居民小区,依托文体服务站、党员先锋站、文明单位等阵地,广泛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串点成线打通文明实践的“最后一公里”。自开展试点建设工作以来,文山州8县(市)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0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984个,推动建设全覆盖。

     

      抓资源整合,推动文明实践平台互联互通 

      以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大数据中心为平台,整合资源积极推进县级文明实践中心数据平台建设,建好管好用好与全省互联互通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大数据平台。同时,积极整合各级各部门现有服务群众的阵地资源,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六大平台”。

      搭建理论宣讲平台。整合州、县(市)、乡镇(街道)组织、宣传、党校等体制内讲师资源及有理论基础和宣讲能力的党务工作者、青年干部、先锋模范人物等,组成267人专兼结合的宣讲队伍,广泛开展理论政策宣传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搭建教育服务平台。打通普通中学、职业学校、小学、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儿童活动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等315个教育服务场所,实现资源共享共用。

      搭建文化服务平台。打通基层文联组织、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以及民族文化工作队(展演中心)、戏剧团、乡镇文化站等177个文化活动场所,推动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

      搭建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打通科技示范基地、农广校、科技推广站、科普大篷车、科普活动室等149个场所,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引领作用。

      搭建健身体育服务平台。打通体育场馆、农村健身广场、文体活动广场等156个体育健身场所,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公共基础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

      搭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打通司法所、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调解委员会等129个场所机构,开展法律服务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困难群众维权、法律志愿服务引导,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推进文明实践服务活动的有效开展。

     

      抓队伍建设,推动文明实践行动全参与 

      组建文山州志愿服务联合会,以机关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为主体,以社会力量为补充,整合志愿服务力量,打造文山特色志愿服务品牌。组织州直及各县(市)在全国志愿服务系统注册1558支志愿服务队,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三个示范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七城创建”战役、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疫情防控、基层社会治理等党委和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推进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品牌化。截至目前,志愿者数量已达84436人,累计服务时长99.98万小时,运行6549个志愿项目

     

      抓活动开展,推动文明实践服务大提升 

      牢牢把握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工作目标,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关心群众,深入实施城乡文明实践提升行动。

      实施“文明新风传播”行动。充分利用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教育健身、科技与科普等118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开展党的方针政策、科学理论、科普知识、法律法规、文化文艺进乡村等活动7680余场次,受众28.57万人次;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等群众性主题活动,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实施“文明创建示范”行动。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星级文明户、城乡结对文明共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荐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实施“乡村社会治理”行动。持续深入移风易俗,建立健全村级村民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组织开展优秀村规民约评选活动,960个村(居)委会和较大自然村均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市民公约,形成了文明乡风建设的“马关经验”、麻栗坡“天保模式”和乡村社会治理的“新西畴现象”。

      实施“边疆文明示范创建”行动。结合实施“强边固防”战役和兴边富民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边境地区精神文明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边境地区意识形态阵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网站编辑:白 梦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