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成都:聚焦“四大任务”,新时代文明实践这样干!
    发表时间:2022-06-15 来源:文明成都微信公众号
      

      近日,《关于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印发,方案提出,为打通新形势下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四川省成都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将提质扩面、提档升级。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成都将以“人人争当志愿者、人人尊重志愿者”为主题,聚焦做强理论宣讲、做实细胞建设、办好项目大赛、用活智慧平台“四大任务”,加快构建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基础的“一点依托、多点支撑”文明实践工作格局。

     

      主要目标 

      全市注册志愿服务队伍不少于3.5万支 

      到2022年底,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标准,各区(市)县全面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镇(街道)全部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全部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市发展培育一批文明实践精品项目,各区(市)县分别培育不少于10个,市级有关部门(单位)牵头成立本行业领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及各分队,在全市范围内选点打造不少于1个行业文明实践基地。全市注册志愿服务队伍不少于3.5万支,在职党员干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率力争达到80%,人均年志愿服务时长达到20小时,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居民人口比例达到15%,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成为生活风尚。

     

      做强理论宣讲 

      把理论课堂搬到生产生活现场 

      按照方案,成都将从擦亮成都品牌、注重互动体验、丰富内容供给、突出思想教育4个方面做强理论宣讲。

      

     

      依托“学习强国”一街百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馆、崇德馆、家风馆、好人馆、党史学习体验馆等教育阵地,广泛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活动,扩大“理响成都”“荣耀青年”“向阳花”“金讲堂”“蒲公英”等理论宣讲品牌影响,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把理论课堂搬到群众生产生活现场,通过方言土语、地方文艺、“大喇叭”等方式,分专题、分区域、分场合开展理论宣讲,用活场景体验、开展分享交流、实现情景交融。持续加强基层宣讲队伍建设,组织编写乡土教材、宣讲教案,制作宣讲课程、公益广告、短视频等,满足群众学理论用理论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针对群体差异、代际差异等,开展分众化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重点加强对老年人、留守和困境儿童、残疾人、生活困难人员等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经常性开展上门慰问、关心关爱。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

     

      做实“细胞”建设 

      推动文明实践延伸至小区 

      拓展“基层细胞”全覆盖建设,下沉优质资源,推动市级优质资源通过机制化结对帮扶注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中心(所、站),落到基层、惠及百姓。共享区域资源,推动各级资源流动、互通有无,最大限度提高使用效率。激活闲置资源、打通封闭资源,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和窗口单位全面建立文明实践基地。依托社区党建、综治等网格资源健全文明实践网格,推动文明实践延伸进入小区、院落等神经末梢,落实“小细胞”建设。

      

     

      推动“综合体”标准化建设,推进文明实践阵地、党群服务中心、社区邻里中心等一体化建设。统一文明实践阵地标识标牌,明确建设标准和指引,统一文明实践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服装。

      推进“创建细胞”全方位融入。盘活整合园区、商区、景区、街区、厂区、校区等资源,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有机融入城市精细化管理当中,形成文明实践特色阵地集群。针对性地开展文明创建、文明培育及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主题实践活动。发挥成都榜样、文明先锋、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常态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企业参与文明实践。

      

     

      强化“群众主体”典范化提升,深入开展“幸福成都 美在文明”群众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完善村规民约,破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促进文明行为规范养成。

     

      办好项目大赛 

      精准解决群众需求 

      聚焦“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碳中和碳达峰”“市民文明行为提升”“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等方面,抓重点、抓项目、抓督导,为唱好“双城记”、建强都市圈、建设示范区、提质幸福城储备一批文明实践品牌项目。

      精准解决群众需求,围绕“服务老养育小 让青年发展好”等群众最现实关切的问题,培育发展助学支教、智慧助老、医疗健康、法律援助、社会治安、科普教育、邻里守望等便民助民志愿服务项目,在更好服务群众中凝聚和引导群众。

      

     

      发展专业志愿品牌,开展志愿服务组织孵化培育计划,完善打造全市志愿者之家,发展壮大成都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及各区(市)县志愿服务联合会,培育防疫、防灾等应急志愿服务专业组织和专业团队,注重分级分类培训,建立各层级应急志愿服务指挥协调机制。推动各地各部门建立公共服务志愿服务组织,建强党员、退役军人、窗口服务人员等志愿服务队伍。

     

      用活智慧平台 

      构筑文明实践智慧指挥中心 

      方案要求,智能化加强统筹激励,扩展“文明兴蓉”平台运用,完善阵地队伍建设、宣传展示推广、供给需求对接等平台功能,形成服务闭环。加强志愿队伍管理,推动形成党政群部门协同联动、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工作体系。

      

     

      便捷化促进常态参与。拓展社会化、社交化参与路径,着力完善网络直播、社交问答等线上文明实践功能,培育打造线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建好用好文明实践微信群、线上“心愿墙”等载体,搭建密切联系群众的最短路径,发掘群众反映的共性需求和普遍性问题,形成常态化服务项目清单和工作方案。

      数字化赋能促进发展,创新推进融媒体中心与文明实践中心在阵地、队伍、内容等方面的融合发展。全面推广“文明实践码”“文明大脑”,实现文明实践阵地和活动“一码可查”“一图可视”。构筑文明实践智慧指挥中心,汇聚全流程大数据,加快实现成都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数据的全面归集、实时调度和科学评估。

    网站编辑:张 璋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