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北京通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助力城市文明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人民日报

      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州区,经济繁荣、人口众多、志愿者活跃,把探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作为一项核心任务。自2019年5月以来,通州区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新模式,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筹整合、指挥调度的作用,在深化思想引领、传播道德文明、抓实社会治理方面重点发力,为加快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增色添彩。

     

      整体设计引方向 理论宣讲走实走心 

      22个街道(乡镇)设立实践所、630个社区(村)建立实践站、完善“3+21+N”工作组织架构,一连串的数字是通州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走深走实的生动印证。

      通州区注重加强整体设计,构建区、街(镇)、社区(村)三级阵地。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线上打造集理论宣讲、点单接单、活动发布、积分管理、激励回馈、服务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厨房”。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创新理论教育方式方法,增强人民群众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提高践行能力和行动自觉。

      慕课空间通过线上课堂的方式,宣讲中国共产党党史、运河文化故事、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理论书柜为群众提供5个专辑2289本电子理论书籍。

      成立城市副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专家宣讲团,特别聘请多行业、多领域专家用“接地气”的语言和形式宣讲理论、政策;开展百姓宣讲活动,举办通州区优秀百姓宣讲视频评选比赛,身边人讲身边故事,引发百姓共鸣。

     

      创新举措合心意 服务青年群体聚人心 

      根据城市副中心未来发展定位和青年群体特点,积极探索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从业群体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新途径。打破区域、行业的界限,为青年群体提供一个集娱乐减压、技能提升、艺术鉴赏、参与公益等于一体的独特平台。2020年8月,“白领文明驿站”正式亮相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成为通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三级体系建设之外的一个创新举措,也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100米”的重要探索。目前,白领文明驿站先后开展了手工制作、文化沙龙分享、诗歌阅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未来,白领文明驿站将按照细分化、专业化、时尚感的标准,从青年的志趣爱好出发,为青年提供服务,形成“特色活动凝聚—参与时尚公益—累积志愿积分—兑换特色服务”的文明实践闭环,打造城市副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公益服务新名片。

      文明实践树新风 志愿服务传文明 

      通州区把爱国卫生运动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态化开展,将举措写入《通州区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三年行动方案》。聚焦“关键小事”,开展“桶前值守晨夕计划”“爱分类主妇联盟”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活动。持续开展垃圾分类直播培训活动,总观看人数达38.2万。

      通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调动和整合全区志愿服务资源,建立了区级专业志愿服务队67支,街(镇)、社区(村)级志愿服务队2000余支。网上平台建立“网格员征单——实践站填单——站、所、中心层层派单——服务队接单——群众评单”的“五单”工作模式,为基层群众提供有力、精准、有效的志愿服务。

     

      激励机制有创意 凝聚崇德向善力量 

      通州区有34万余名注册志愿者、2000余个志愿服务组织。通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创新志愿服务激励嘉许机制,出台《北京市通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管理细则》《2020年通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方案》,提出了“定期对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褒扬和嘉奖”,明确“调动和整合社会资源、民间资源,为志愿者提供回馈服务,逐步实现志愿服务激励回馈制度化”。同时,以项目化运行模式广泛募集社会资源,引入50余项优质回馈服务。越来越多的居民走出家门参与志愿服务,为通州区建设作贡献。

     

      文明实践接地气 移风易俗入民心 

      动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加入红白理事会,建立“区主导、街(镇)主推、社区(村)主抓、红白理事会主力、群众主体”的城市副中心移风易俗工作模式,持续深化实施移风易俗工程,提升文明新风引导力。通过简单又有仪式感的活动,倡导婚事新办、不要彩礼、不铺张浪费,做移风易俗、引导文明的倡导者、践行者、引领者。

      通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基地已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有效发挥了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作用,激发了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不竭动力。(数据来源: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宣传部)

    网站编辑:白 梦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