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时代马院
    “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专题研讨会召开
    发表时间:2022-01-14 来源:党建网

      党建网讯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刻,由《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和四川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专题研讨会,于2022年1月8日在四川成都举行。受疫情防控影响,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3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高等教育的主题,紧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什么融入、融入什么、怎么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逻辑主线,发挥“大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探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有效路径。

      

      

      会议开幕式上,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向成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委员王卫权副社长、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刘立云教授先后致辞。他们认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党和人民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重大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如何将会议精神及时有效地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每一位高校老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大家一致认为,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在“如何培养人”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问题上,发言者从不同维度进行阐述。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专家顾海良以“六中全会《决议》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拓新”为主题进行发言。他表示,要将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教学,必须从新的高度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时代课题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面临着不同阶段的重大时代课题。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鹏颖教授作了题为“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大文章——关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若干思考”的发言,提出教师要深入研究《决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代课题的新概括、核心内容的新阐述以及文化来源的新解释。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建军教授以“六中全会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和教学的几点思考”为题进行发言,他认为,在融入过程中要坚持先学后教、全面性和重点性相结合、内容融入和精神涵养相统一的三大原则,要理清政治谱系、实践谱系、理论谱系、精神谱系四大谱系。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闫方洁教授作了题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若干向度”的发言,提出要理解和坚持“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握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从世界观和方法论角度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从人类解放的角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四个总体把握”。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先春教授以“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决议精神融入《概论》课的几点思考”为题进行发言,认为教学应将六中全会《决议》精神与四中全会、五中全会、“七一”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同时结合《决议》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更加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任鹏教授作了题为“推动六中全会的精神要义、具体观点和思想方法全面融入《概论》课”的发言,认为融入教学的前提是要找到“融”点,包括《决议》精神要义引领概论课、具体观点深化概论课、思想方法丰富概论课三个层次。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商继政教授以“在《概论》课中培养大学生的正确党史观”为题进行发言,他表示,要树立正确党史观,以党的初心使命和奋斗主题为主线构建概论课教学内容、以党的历史发展立论说理创新概论课教学话语、以正确的党史观分析现实问题提升概论课教学实效。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晓明教授作了题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概论》课基于‘四位一体’整体思考”的发言,提出“大课堂、大道理、大概念、大服务、大结构、大人生”的观点。

      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新芝教授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概论》课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统一”的发言,认为要从百年大党的理论、实践、精神成果中实现政治性内涵、学理性意蕴与《概论》课内容的衔接。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沈壮海教授作了题为“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融入教学——关于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思考”的发言,提出要注重文本内容特别是精神实质,将六中全会精神与高校思政课紧密结合,整体透彻理解,强化立德树人的课程定位。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志霞副教授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思考”为题进行发言,他表示,要坚持以史为证提升历史穿透力、以理服人提升思想感染力、以情动人提升精神感召力、以文化人提升价值凝聚力的原则要求,坚持渗透式、启发式、专题式、沉浸式的教学方法。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齐卫平作了题为“思政课融入党的历史决议精神的意义”的发言,认为《决议》的教育功能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一致的,不仅要在思政课教学中增强青年学生的历史自信,还要把《决议》精神有机融入“大思政”课堂教学。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付科教授以“基于新教材的《纲要》课专题教学设计的思考”为题进行发言,认为《纲要》课新教材进一步融入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体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阐述《纲要》课与六中全会精神融入的问题。

      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雪燕讲师作了题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融入《纲要》课教学的几点思考”的发言,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切入点来彰显《纲要》课程的历史底色与时代担当。从“以民族复兴为主线来把握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和规律、以民族复兴为标尺来挖掘不同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成就与经验、以民族复兴为参照来认识和评价重大历史事件与重要历史人物”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研究员郝清杰专家以“把全会精神贯彻到博士生思政课中应实现三大转变”为题进行发言,认为要实现由学习文件内容向领会文件精神转变(领会到位),由领会文件精神向丰富教学资源转变(讲得出来),把教学资源转化为青年学生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使命感(入脑入心)三个层次的转变。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志丹教授作了题为“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博士生思政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的几点思考”的发言,认为《决议》符合《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的主题、基础意蕴、课题精神,必须要把准时代脉搏点、理论聚焦点、教学基本点。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世强教授以“推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为题进行发言,以对外交往的角度,阐述“为什么融入”,即培养国民心态、明确历史方位、强化责任担当的需要;“融入什么”,即历史、现实、意义和经验四个维度;“如何融入”,即要有历史视野、理论逻辑、案例分析、比较视野。

      

         

      闭幕式上,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驰教授表示,各位专家和学者的发言让人意犹未尽,角度不同、观点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围绕“融入”这个关键词加以展开。从融入内容来看,既有宏大的理论概括,又有具体知识要点和教学方法的梳理;既有精神与教材的融入,又有领悟与实践的融入。从融入方法来看,既有从问题导向出发的阐述,又有从知识链条的推演;既有从专题教学的角度讲“融入”,又有从《决议》精神与教材章节的角度讲“融入”,表现为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有理有据、理据相依。

    网站编辑:朱 琳瑄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