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时代马院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探赜
    发表时间:2021-01-26 来源: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杨莲霞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勇担在肩”。2020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再次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6月30日,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中指出:“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由此可见,“四史”不只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也是既承载着历史荣光、肩负着未来希望新时代大学生的必修课,也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故此,将“四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做好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什么是“四史” 

      党史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走向成熟的实践史。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政党,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己任,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在百年实践中,党不断总结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统筹推进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成长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具有强大政治领导能力和严谨组织能力的成熟政党。中国共产党史探讨党成立的背景和条件,陈述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及成就,总结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孕育的伟大革命精神。

      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建设新中国的实践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以后100多年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从此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百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

      改革开放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史。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波澜壮阔,中国走过了一条前无古人,没有先例,不照抄照搬西方发达国家模式的发展道路,而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始终伴随着这个探索过程。改革开放史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放道路的选择、市场改革去向的坚持、工作重心的转移、全球开放进程的融入等层面成功的原因,从而体悟“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的正确总结。

      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政治力量。社会主义思想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伴随着资本主义产生而产生的。社会主义思想走过了500多年的发展历程,它经历了从无到有的思想先声、从空想到科学的思想飞跃、从一国到多国的思想发展、从中国创造到世界旗帜的成长过程。只有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厘清楚我们从哪里来、现在位于哪里、将来往哪里去,从而不断深化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性认识,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总结来说,“四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这其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贯穿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主导性实践逻辑。

     

      二、为什么要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十四五’时期,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四史’没有止境,学思践悟更没有止境。这是我们检验世界观、验证方法论的重要平台,更成为锤炼品质、磨炼作风的主战场。”如果说“四史”的知识是“一点一点”的,那么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主渠道的平台,通过老师的讲授、学生的认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将这些知识点串起来,捋清历史发展的规律,将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再构成有理论构建、有思想内涵、有前景展望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并将其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进而引导莘莘学子不断检视初心、滋养初心,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

      将“四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是有利于加深青年学生对历史规律性的认识和历史必然性的把握,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为把握历史大势凝心铸魂;二是有利于增强他们努力奋斗、开拓创新的勇气和力量,为他们的成长补足精神之钙;三是有利于增强青年学生的使命担当,提升他们的自我精神修养与社会责任意识;四是有利于培育他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是及奋勇搏击。

     

      三、“四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构建 

      将青年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大致有以下路径:

      线上交流与线下互动相结合。既具有系统理论性又具有生动实践性的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教学反思等,都离不开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角色,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教师的讲述及师生的有效互动,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在互联网+时代,利用好“学习强国”等中优质丰富的“四史”教育资源,借助微信群、QQ群等与青年学生一道品悟“四史”故事,学习“四史”理论,探讨“四史”成就。

      用好社会实践课这个有效平台。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育他们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为他们释疑解惑,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点任务之一。浸入式地实地寻访比如周邓纪念馆、天津博物馆、平津战役纪念馆、天津觉悟社纪念馆等教育基地,深度发现其中蕴含的“四史”历史故事、典型人物、精神内涵,感悟其中蕴藏的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助推青年学生从中汲取开拓前进的强大勇气和力量。亦可引领学生借助云端寻访爱国主义教育和生命教育基地等,让他们体会革命战争年代锻造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感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的抗美援朝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学思改革开放时代孕育的小岗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

      借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统筹体系。为拓展“四史”学习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与外延,让“四史”学习教育更好地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头脑,融入教学之关键环节,提升教学主体的认同度和获得感,调动他们的荣辱感和使命感,支持更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成为学习、讲授、传播“四史”的教学主导者,积极为“四史”学习教育提供智力支撑和组织保障,比如天津理工大学同蓟州区下窝头镇中小学校大中小幼思政一体化联盟共同在蓟州区下窝头镇初级中学举办了大中小“四史育人”教研论坛,为唯物史观、历史理解、家国情怀等学科素养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之知识传授、能力锤炼、担当意识搭建了平台,用“四史”感召人、陶冶人、教育人,激发大中小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行动五个层面的担当、情怀、责任、信念。这,正是“四史”学习教育的精髓所在。

      通过以上“四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引导广大师生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际和国内的紧密结合上,增进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育他们理解“四个选择”,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引领他们砥砺前行,不忘初心。这,也是“四史”学习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应有之义。

    网站编辑:朱 琳瑄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