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机关党建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发挥人大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职能作用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旗帜
    杨振武
      

      党中央召开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在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次会议最重大的成果是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关于法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达到新的高度。这一重要思想产生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中,又对全面依法治国具有有力指导作用,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担负着宪法法律赋予的立法、监督等职责,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发挥着重要职能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十一个坚持”的部署要求,都与人大工作密切相关,有的要由人大直接落实,有的需要通过立法、监督工作来推动和保障。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政治任务,是人大依法履职、开展工作的基本功和必修课。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髓要义,找准人大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定位和职责,自觉把人大工作放在法治建设全局中来谋划和推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进行宪法宣誓

     

      一是牢牢把握全面依法治国正确方向。“十一个坚持”既是重大工作部署,又是重大战略思想,每一项内容都要深入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这当中,最首要的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正确方向。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绝对领导。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要把党的领导贯彻体现到人大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落实好党的领导各项制度,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行使职权,通过法治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实施。要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始终牢记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运用法治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我们要对我国的法治道路、法治理论、法治体系充满自信,不能用西方所谓“宪政”或西方的法学理论、法律制度来套用我国的法治建设实践。在这个重大原则和方向问题上,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确定的法治建设任务,通过立法、监督等工作,推动法治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推动国家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结合起来,准确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重要地位、工作布局、重点任务、重大关系、重要保障,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法治建设的强大动力和思路举措,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是加快完善科学完备、权威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之更加科学完备、统一权威”。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推动法典编纂、丰富立法形式、维护法治统一、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部署,对做好新时代立法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要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加快完善科学完备、统一权威的法律体系。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涉外法治等重要领域立法,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抓紧研究补齐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法律短板和空白,以良法善治保障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加快推进涉外领域立法,形成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更好运用法治方式应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长臂管辖等。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立法工作之中,广泛凝聚立法共识,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完善立法听证、论证、座谈、评估、公开征求意见等机制,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和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不断拓展公民参与立法的有效途径。进一步丰富立法形式,可以搞一些“大块头”,也要搞一些“小快灵”,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

     

      三是推动宪法法律全面有效实施、权力依法正确行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对法治政府建设和公正司法提出明确要求,既是对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提出的,也是对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要把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用起来,找准人大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推动权力依法行使、责任落到实处。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对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法规、规范性文件坚决予以纠正和撤销。按照“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备案审查工作,坚决纠正违背上位法规定、立法“放水”问题,切实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加强对法律实施情况和“一府一委两院”工作的监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督促行政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动司法机关规范司法权力运行,提高司法办案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增强人大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大力加强跟踪监督,推动有关方面切实解决问题、健全制度,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

     

    12月3日,河北省遵化市第二实验小学学生在诵读宪法

     

      四是积极推进法治宣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群众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强调“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人大要把宪法宣传教育摆在重要位置,组织好宪法日活动和宪法宣誓,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坚定宪法自信,增强宪法自觉,使全体人民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积极推进全民普法活动,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培育全社会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履行人大法定职责,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工作,研究起草“八五”普法决议,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特别是进一步丰富法治宣传教育的理念、载体、机制、方法、渠道,提高法治宣传教育实效,让宪法法律走入生活、深入人心,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五是建设高素质人大干部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要把专门队伍建设好”,要求“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确保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强调抓住“关键少数”,“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领导干部的自觉行为和必备素质”。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领导干部和人才队伍在推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重要性,为加强全国人大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化”“四个忠于”的要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有组织、有计划开展法律专业知识学习教育,锻造一支既讲政治又懂法律、既有理论水平又能实干担当、既熟悉党言党语又熟悉法言法语并且善于把党言党语转化为法言法语的高素质人大干部队伍。抓住“关键少数”,推动人大领导干部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自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不断提高法治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更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人大各项工作。

      (作者系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

    网站编辑:朱 琳瑄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