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室、阅览室、舞蹈室、音乐室……傍晚微风习习,走进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东南街道西湖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群众活动空间,从饮食、医疗,到教育、娱乐,社区居民在这里享受到了“全周期”的精细服务。“会少了、文少了、表少了,我们就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为群众提供丰富服务啦。”西湖街社区党委书记任小兰说。
近些年来,聚焦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南充市以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行动为牵引,注重统筹协同为“小马”精准赋能,推动权责匹配为“大车”有效减负,坚持重心下移为治理全面增效,推动基层治理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统筹协同
机制赋能凝聚治理合力
“以前基层治理是九龙治水、各管一头,也没有具体的操作规范。现在有了工作导则,我们做事更有方向,更有效率了。”南部县蜀北街道新华路西段社区党总支书记郭瑜知说。
为解决相关部门工作分割、各自为政等问题,南充市推行统一领导、统一标准、统一推进,不断健全基层治理运行机制。谋划部署统一。市委坚持一盘棋谋划、一体化部署,完善市委书记挂帅上手、分管领导分块牵头、职能部门协同推进的领导协调机制,整合组织、宣传、政法等部门年度重点任务,统一制定工作清单、责任清单,集中召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会议安排部署,让基层目标清晰、任务明确。标准规范统一。针对农村、城市不同特点,分层细化市县乡村四级党组织责任,分领域研究工业园区、旅游景区、商务楼宇等9个基层治理工作导则,分类别形成商品住宅小区、独立院落、商圈市场等6类网格管理工作指引,让基层干有标尺、行有规范。工作推进统一。坚持目标同向、工作同抓、责任同担,制定联动推进基层治理10条措施,建立部门信息沟通、工作备案、闭环管理等机制,由组织部门牵头每季度召开1次协调会议、每半年开展1次实地调研,调度工作情况、研判形势问题、协同推进落实,让基层忙而有序、忙而不乱。
权责匹配
放权减负激发治理动力
“一个手机百个群,一天到晚响不停,这样我们还怎么干工作嘛!”这曾是很多基层党员干部日常工作时的口头禅。
聚焦解决基层权责不对等、不匹配等问题,通过厘清基层权责、精简基层事务、压缩督查考核,切实让基层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坚持清单明责。建立乡镇(街道)属地事项责任清单、职责准入制度,全面规范村(社区)4类标牌、2类标识,细化村(社区)履职事项、协办事项以及7类村级组织负面事项指导清单,开展村(社区)组织出具证明事项专项清理,确保该减的减到位、该管的管得住。坚持权力下放。深化“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建立乡镇(街道)赋权清单,在乡镇(街道)统一设立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统筹执法力量,赋予乡镇(街道)指挥调度权、任免建议权,确保乡镇(街道)对派驻机构看得见、管得住、调得动。坚持考核瘦身。整合县(市、区)职能部门对乡镇(街道)的单项考核评比,由县(市、区)每年统筹开展1次综合目标绩效考核,建立督查检查考核计划执行情况动态跟踪机制,赋予乡镇(街道)对派驻机构工作考核50%的权重,全面取消乡镇(街道)除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明确规定外的“一票否决”和签订责任状事项,确保基层有更多精力抓治理、抓服务。
重心下移
纾困提质增强治理效力
每天晚饭后,嘉陵区南湖街道塘殿堰小区广场上就有不少居民围坐一起,纳凉闲聊,“以前过道好多杂物,前段时间我和网格员反映了一下,没想到过了两天,物业就上门把过道杂物清了。现在真是不一样,大家有事儿都能找网格员!”小区居民纷纷分享着自己近来的感受。
为提高城乡基层治理质量,南充市实施老旧小区治理提质增效、乡村治理终端见效等4大创优争先项目,以纾困提质增强治理效力。推动力量往一线下沉。连续两年将头雁培育计划作为全市组织工作创优争先项目,累计充实40周岁左右、大专以上文化村后备力量5819名,推动769名社区工作者通过全国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考试,支持1198名村(社区)干部参与学历提升计划,为基层治理注入“源头活水”。推动资源在一线整合。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主渠道投放公共资源机制,设立42个乡镇片区党委、516个村级片区党组织,统筹推进7个红色美丽村庄试点、704个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扶持项目,推行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推进社区党组织领办养老托育、社区食堂、家政便民等社区社会组织,构建起支撑更加有力的基层治理保障体系。推动服务向一线延伸。连续三年实施党建引领老旧小区治理创优争先项目,通过社区组织领办一批、公开选聘提升一批、自主管理分解一批、国有企业兜底一批等方式,实现1249个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服务全覆盖,深化物业矛盾纠纷排查整治、办结满意率达95.7%,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本报通讯员 南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