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基层党建
    贵州麻怀:“麻怀干劲”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发表时间:2020-12-01 来源:党建网

    中共黔南州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要求贵州要大力培育和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精神。黔南各族儿女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如期完成脱贫成效“大考”,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在这场战役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是罗甸县麻怀村。麻怀人展现出的“麻怀干劲”生动诠释了黔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麻山处于滇桂黔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摆脱贫困,撕掉贫困的标签,是麻山地区群众千百年来的不懈追求与梦想。地处麻山腹地的麻怀村,在十余年锲而不舍、“啃山”不止中,演绎了现代版的“愚公移山”,一举撕掉了贫困的标签,实现了从曾经的“活不下”“活得苦”到如今的“活得好”“很幸福”的转变。

      

      “啃山”开路:大山里迸发出的精神钢火——“麻怀干劲”

      无路难,开路更难。麻怀人不向命运屈服,以12年的坚守,把“逢山开路”的久久为功筑在大山深处,让“麻怀干劲”挺起大山脊梁,绽放精神钢火。“麻怀干劲”是折射黔南发展新变化,续写新时代发展新篇章的宝贵精神财富。

      麻怀是个被层峦叠嶂围得水泄不通的村子,千百年来,道路不通,求路无门一直是麻怀人心里的痛。面对喀斯特石山垒成的“生存困境”,从1999年开始,麻怀人在黑暗潮湿的隧洞里,点蜡烛、抡大锤、打炮眼、掏砂石,日以继夜地磨凿,历经12年终于修通了总长216米的麻怀隧道。走出大山,连通的是路,奠定的是全新的基础。从翻山越岭到水泥路通,从外出打工到回家创业,从解决温饱到脱贫致富。隧道建成后,麻怀联村党委成立,麻怀村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通村通组公路得到升级改造。面对产业发展难题,麻怀村创办了合作社和公司,大力发展起种植、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成为小康示范村和生态文明示范村,麻怀村产业发展覆盖了周边各村。

      在“啃山”过程中形成的“麻怀干劲”,包含“不等不靠、敢想敢干、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内涵和外延,这样一种干劲,是麻怀人心怀理想、敢于追梦的努力和担当,是想在一处、干在一起的生动写照。“麻怀干劲”是基层党组织担当作为的体现,是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体现。没有党员干部群众的团结一心,麻怀人不可能在千难万阻中连续坚持12年挖通高5米宽4米的隧道。无论是早期开凿出山隧洞,接着将隧洞扩宽成隧道,还是后来大力发展产业成为小康示范村,无不记载了麻怀村两委不辜负上级关心支持,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面对困难,上下一心,艰苦奋斗、敢创奇迹的奋斗历程。

      

      继往开来:走出贫困,“麻怀干劲”挺起大山的脊梁

      在向贫困宣战的实践中,黔南人在党的领导下,挺起了大山的脊梁,啃下了一个个贫困的“硬骨头”,攻克一个个攻坚的“硬堡垒”,铸就了一个个辉煌。

      从“大关精神”到“麻怀干劲”。两个12年,两个村的奋斗,成就了“大关精神”和“麻怀干劲”。上世纪90年代,罗甸县云干乡大关村群众在村党支部书记何元亮的带领下,用最原始的工具,坚持奋斗12个春秋,硬是在不具备生存条件的石旮旯里,造出了千亩保灌良田,解决了全村人的温饱问题,创造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忍不拔、苦干实干”的大关精神,为西部同类地区扶贫攻坚做出了榜样、树立了标杆,为打赢“八七”扶贫攻坚战竖起了一面旗帜。1999年以来,罗甸县麻怀村村民在大关精神的激励下,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开始了长达12年的凿洞修路奋战历程。如今的麻怀隧道已经变成麻怀人的幸福隧道,走出了一条带民脱贫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新时代麻怀实践。麻怀人以不等不靠的志气、敢想敢干的智慧、齐心协力的团结、攻坚克难的拼搏,成为脱贫攻坚战场上自强不息的先进、自我超越的典范,成为镌刻在大山深处的又一座精神丰碑。“敢想敢干”,是“拼搏创新”在黔南的生动实践;“齐心协力”,是“团结奋进”在黔南的生动实践;“攻坚克难”是“后发赶超”在黔南的生动实践。麻怀人依靠钢钎、大锤、锄头等最简陋工具,一个石垒一个石垒地打,一块片石一块片石地铺,硬是在不具备生存条件的大山腰间凿穿出一条可以通车的隧道。

      

      创新开拓:贫困到小康,“麻怀干劲”的有益启示

      “麻怀干劲”重在“干”字,麻怀人洞穿大山的实践说明,唯有敢闯新路、勇于探索,以坚忍执着为基,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观念揣在众人心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会脚踏实地、开花结果。

      主体发挥作用方能当好“主人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上的坚定,许多行动很可能虎头蛇尾。脱贫攻坚的主体是农民群众,农民群众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最持久的力量。“麻怀干劲”证明,干部有担当,群众有干劲,就能干出一个更美好的未来。麻怀村地理环境恶劣,属典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石漠化喀斯特山区,麻怀人用最简陋的工具、用最原始的办法“啃山”不止,终遂夙愿。这种战天斗地、不畏艰难的勇气体现了麻怀人“敢于挑战”的精神,这是不向命运屈服的“主人翁”精神。

      实干探寻结果方能做好“必答题”。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需要在思想上更加坚定、工作上更加实干、作风上更加持久。面对希望在山,出路在山,以村党支部书记邓迎香为代表的一代麻怀人扛起了使命和担当。12年之久的“啃山”,其间困难险阻不胜枚举。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隧道建成后,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县里就麻怀村通村通组公路进行升级改造,并在当地大力扶持发展种养殖业,麻怀在全县率先实现了小康。

      同心面向未来方能建好“新家园”。人心齐、泰山移。麻怀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突破人们固有的思维方式,实践了一个朴素道理:众人同心,其利断金。麻怀人以“爱我家乡、建我家园”的必胜信念和壮志豪情,完成了人人觉得不可能完成的壮举。麻怀隧道通车后,成立了村级合作社,养起了生猪,种上了野生菌、中药材,开办了生态农业公司。如今的麻怀村,水泥路修到自然寨,家家看上了电视、喝上了自来水,村民开上了农用车、面包车、小轿车,在新时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南州委宣传部)

    网站编辑:白 梦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