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中国石油驻疆企业,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以下简称新疆油田)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企业改革发展、生产经营、文化建设等全过程各方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成效
在自治区党委和中国石油党组的坚强领导和深切关怀下,新疆油田结合国资央企工作重点,主动融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建设,不断强化新疆国资央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意识和行动能力,有效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的良性互动。
形成由上至下、点面结合的“铸牢”工作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建立了体系严密、运行高效、纵横交织、覆盖全面的工作机制。第一时间印发《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方案》,坚持牵头抓总、以上率下、纵深推进,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疆油田落地见效方面起到了指导作用。不断优化教育培训机制,教育引导各族员工切实增强“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选树可敬可亲、可信可学的民族团结先进模范。坚持挖掘、培育民族团结方面的先进典型,培育选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采油一厂、重油开发公司,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肉孜麦麦提·巴克、黎建东等一批叫得响、立得住、推得开,各族干部员工公认、各具特色的民族团结典型“标杆”,举办“印象·新疆油田”“油田·楷模”系列展览和弘扬石油精神岗位讲述等活动,彰显了平凡中的伟大,更凝聚了社会正能量,进一步巩固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
创建喜闻乐见、品牌卓著的石油文化教育阵地。大力实施文化润疆项目和石油文化探源工程,成功创建14个石油精神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积极打造101窑洞房遗址、新中国油气储运第一站等一批“铸牢”工作示范点,高质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依托各类文化阵地和文艺载体,举办舞台剧、情景剧、合唱音乐会等系列文化活动。利用内外部宣传阵地,全方位开展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和文化宣传,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直观可感、深入人心的方式扎根员工心底。
展现产业兴疆、长期建疆的优秀国资央企担当。坚决履行能源保供使命责任,原油生产连续23年保持千万吨以上稳产,吉木萨尔国家页岩油示范区年产突破百万吨,油田油气当量2025年将跨越2000万吨。持续加大在疆投资和建设力度,积极参与产业兴疆、长期建疆,大力发展新能源,有力推动在疆1亿千瓦规划落地,注碳规模跃居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首位。聚焦促进稳定、改善民生、凝聚人心,坚持企地共建共享,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公司南疆驻村工作连续八年被自治区考核定档为“优秀”,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彰显国资央企的担当作为。
促进形成维护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良好局面。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全面谋划部署、推进落实企业各项工作,不断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机制。企警联合开展“反盗护油”专项行动,连续五年开展意识形态警示教育月活动,久久为功推进去极端化工作,获评全国油气安保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和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平安企业。紧扣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建立健全“民族团结一家亲”走访活动机制,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验启示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中,新疆油田积极探索、勇于突破,在理念创新、机制革新、模范引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反思总结,凝练出一系列实践经验。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保持正确方向。坚持高位谋划,站在民族工作全局的高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长远规划和战略部署。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和行动计划,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高效推进。着重强调系统推进,着眼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协调整合各方力量齐抓共管,确保工作开展的全面性、深刻性、系统性。
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提高思想认识。通过组织专题培训、专题讲座和研讨会等形式,教育引导干部员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找准主线意识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切入点和发力点,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统筹部署、协同推进,引导广大员工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演变、文化传承和精神特质,让主线意识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
坚持文化引领,共建精神家园。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文化润疆中注重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用,引导广大员工深入了解各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独特魅力,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尊重,促进各民族交流互鉴与融合发展,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共有精神家园。
坚持企地共建,推进共富共享。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特长,主动承担更多经济责任,将油田发展融入民族地区能源发展、绿色低碳发展全局,全力促进地方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企地共建合作模式,支持民族地区油服企业发展,主动服务地方社会公益事业和乡村振兴发展,更好把发展成果落实到改善民生、惠及当地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坚持驻村帮扶和定点帮扶,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助力乡村振兴,提高农牧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坚持人民至上,做到共事共乐。全心全意依靠员工群众办企业,从实抓好作风建设,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扎实推进民生工程,真情守护员工健康,不断提升各族员工幸福指数。坚持各族员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激发员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
坚持防范风险,实现和谐稳定。坚持与地方政府及公安机关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精细维护公共安全。加强企地协商、企警协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化去极端化宣传教育,加强舆情风险排查和意识形态阵地管控,加大对各种涉民族因素有害信息和不实信息的监测,形成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合力,为建设平安企业提供有力保障,全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石油力量。
(作者:石道涵,系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