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助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展现乌江担当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党委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乌江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在推动贵州省高质量发展大局中的职责使命,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国资国企的新使命新定位,实干笃行,勇挑大梁,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乌江力量。
全力保障能源安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能源电力的安全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乌江公司作为贵州省统调装机容量最大、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最高的综合能源企业,始终秉承“地方所需、企业所能”的发展原则,以坚定的决心和务实行动扛牢能源安全保障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主动服务融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2025年累计完成发电量249.95亿千瓦时,圆满完成春节、全国两会等重点时段能源保供任务,为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澎湃动能。
能源电力的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企业是能源安全保供的“顶梁柱”。乌江公司将能源安全保供作为首要政治责任,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点发力,充分发挥水电、火电、风电、光伏、储能等多能互补和调节能力,以及乌江流域梯级联合调度的优势,打好能源保供“组合拳”,实现煤电等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互为支撑、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全力做好能源持续可靠供应,切实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能源支撑。
大力发展新能源,助力贵州产业升级。做强做优新能源产业,既是能源企业加快动能转换、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充分发挥战略支撑作用、更好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乌江公司深度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锚定“双碳”目标,扩大有效投资,发电总装机达到1617.5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72.18%,为以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贡献了力量。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乌江公司坚定可再生能源发展方向不动摇,牢牢把握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战略机遇,深入落实“两重”“两新”部署要求,以更大力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在毕节、黔南等地建设风光电大基地,协同推进“乌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智慧运营”模式,全力做大以可再生能源特别是新能源为主体的增量规模,不断提高发展的“含绿量”,为贵州现代化产业体系升级提供坚实的绿色能源基础。
持续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也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央企业是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更加自觉履行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乌江公司紧紧围绕国家所需、产业所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完善创新体制机制,科技成果多点突破,“华电睿信”水电智能监控系统在洪家渡、构皮滩发电厂试运行成功,标志着水电关键核心控制系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自主可控。构皮滩水电站工程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其通航工程被誉为华电“水上天路”,创下6个“世界第一”,有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当前,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新质生产力成为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动能转换的重要变量。国有企业处在国家创新链条的枢纽位置,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主体。乌江公司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链长”“链主”作用,着力打造以科研项目为牵引、以解决实际科技需求为驱动,深化开展产业链创新链党建赋能行动,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借助身处贵州这一全国算力高地的优势,坚持算力、数据、应用、产业联动,加大与前沿科技企业战略合作,加快企业数字化进程,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和AI大模型在电力行业的融合应用。加快建成“数智乌江”,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相得益彰,坚定不移以国之重器担当国之重任。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征程上,乌江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国企担当、主动作为,围绕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不断增强国有企业战略支撑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