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专题库 > 理响中国 >
党建网 > 专题库 > 理响中国 >
坚定文化自信 深化文化交流——2024北京文化论坛“文化传承:历史文化与发展道路”平行论坛举行
发表时间:2024-09-23 来源:党建网

  党建网讯(王群星 穆菁 白梦洁)920日上午,2024北京文化论坛“文化传承:历史文化与发展道路”平行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

  平行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指导,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共同承办。此次论坛以“文化传承:历史文化与发展道路”为主题,设置嘉宾致辞、嘉宾演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演展示3个环节,突出国际性、前沿性和时代性,充分探讨历史文化传承与中国发展道路的深厚渊源,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最新成果和实践经验,促进跨越国别和地区的文化对话与交流。

论坛全景。王群星摄

 

  与会嘉宾表示,作为全国文化中心,首都北京是一座有着50多万年人类史、1万多年文化史、3000多年建城史、87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近年来,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首善标准持续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城市文脉有序传承,时代新风广为弘扬,文化发展成果丰硕,文化软实力持续增强,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更加鲜明。

  与会专家认为,建设人类文明共同体,要科学把握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多样性辩证统一的关系,坚持求同存异、相互尊重,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做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做好新时代对外传播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历史任务,要认真研究当今时代国际传播活动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合情与合理、合法与合规、适情与适度的操作方式,建立和发展海外文化传播基地,巩固并加强中外人文合作机制。文明或文化的条件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沟通基础上的接触,如果没有成功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社会的文明或文化将得不到发展。文化是可持续世界的基础,须以慷慨而坚定来支持和陪伴艺术家和文化作品,让艺术家能够与其他文明开展和平的情感对话。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北京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中华文明是中国道路选择的最大法宝和最显著优势,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凯歌前进的精神之基、力量之源,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当代社会相适应、同现代化进程相协调,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谱写更加恢宏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时代华章。

 

成果展示。王群星摄

 

  作为国家级文化平台,此次论坛以宣讲+视频+文艺表演的形式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最新成果,增进国内外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发展理念以及发展道路的了解和认识。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梅派第三代男旦传承人胡文阁以《盛世梨花唱我心》为题展示了三代梅派男旦对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郎佳子彧以《走向世界的面人郎》为题讲述了新时代非遗传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责任担当。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乌兰牧骑队员金克勒那日表演团队以《永远的乌兰牧骑》为题,再现了67年来乌兰牧骑队员扎根基层、服务草原牧民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文化展演。王群星摄

沙龙一角。穆菁摄

 

  当天下午,平行论坛还组织了六场配套专业沙龙,分别围绕“‘第二个结合’的生命力与创造力”“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时代价值”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道路”“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与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根基”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青年”等六个主题开展交流研讨。

网站编辑:白梦洁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