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者 按
《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于今年3月出版发行。这部专题文选,收入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关于经济建设最重要、最基本的著作,系统阐释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权威教材。思想周刊《学习》栏目特开辟专题,邀请专家学者对主要篇目进行导读,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学好用好习近平经济思想,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力量和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权威教材
●《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是从总体上反映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新著作,也是继专题论述摘编、专题文集之后的全新的著作体裁
时代背景
●习近平经济思想在应对复杂外部环境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深刻变化中创立形成;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不断丰富;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征程中继续发展
原创贡献
●提出经济发展的政治保证;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经济发展的理念原则;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经济工作的思想方法
怎么学习
●坚持提高政治站位学;坚持坚守初心使命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
□戚义明
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深入学习近期出版的《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经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权威教材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全面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战略谋划和统一领导,不断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科学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锐利思想武器。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集中反映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著作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中。《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出版之前,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著作体系中,从总体上论述经济建设和经济工作的主要有两本,一是2017年6月出版的《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二是2021年8月出版的《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此外,还有论述经济建设某一具体领域工作的著作,如2022年6月出版的《论“三农”工作》、2023年出版的《论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谈“一带一路”(2023年版)》等。
《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是从总体上反映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新著作,也是继专题论述摘编、专题文集之后的全新的著作体裁。全书收入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关于经济建设最重要、最基本的著作,按时间顺序编排,共有报告、讲话、演讲、指示、批示等74篇。部分著作是第一次公开发表。《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的出版发行,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提供了权威教材。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的出版发行,对于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生动呈现习近平经济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历史逻辑
习近平经济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对关系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邃思考和科学回答的基础上,在成功驾驭我国经济发展大局的过程中创立和发展的。《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完整反映和生动呈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历史逻辑。
习近平经济思想在应对复杂外部环境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深刻变化中创立形成。党的十八大以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复杂局面,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提出了一系列事关我国经济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理念。比如,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等等。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并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标志着指导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
习近平经济思想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不断丰富。我国发展进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后,国际局势急剧变化,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各种风险挑战接踵而至。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习近平经济思想不断丰富发展。比如深刻阐明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提出并主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等等。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习近平经济思想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征程中继续发展。党的二十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在此过程中,习近平经济思想继续丰富发展。比如,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阐述和全面部署;提出并深刻阐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深刻总结做好经济工作“一个最大共识、五个必须统筹”的规律性认识,等等。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一个开放性的思想体系,必将在今后指导经济发展新实践中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发展。
系统反映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原创贡献
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形成内涵丰富、逻辑严谨、系统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21世纪世界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系统反映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丰富内涵、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充分彰显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原创性贡献和重大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
在经济发展的政治保证上,习近平经济思想创造性提出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的重大理论观点,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党的领导当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与政治关系的理论。
在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上,习近平经济思想创造性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保持经济增长速度、推动经济发展,根本还是要不断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
在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上,习近平经济思想创造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论断,强调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理论。
在经济发展的理念原则上,习近平经济思想创造性提出树立和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刻阐明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问题,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原则的理论。
在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上,习近平经济思想创造性概括提出并深刻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现代化的理论。
在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上,习近平经济思想创造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着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强调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自觉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自觉通过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符合规律地向前发展,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习近平经济思想创造性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结构性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和需求的主要特点,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和需要关系的理论。
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上,习近平经济思想创造性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等重要思想,提出并部署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一系列区域重大战略,提出新粮食安全观、治水新思路、能源安全新战略,等等,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
在经济工作的思想方法上,习近平经济思想创造性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树立系统思维、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等一系列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是在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创造性运用和丰富发展。
把学习成效切实转化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从事经济工作的领导干部,要结合学好用好《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努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坚持提高政治站位学。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的根本保证。要更加重视从讲政治的高度做好经济工作,深刻领悟做好经济工作的重大政治意义,深刻领悟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深刻领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经济建设和经济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要不断提高做好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改进工作作风,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要坚持坚守初心使命学。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要深刻领悟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紧紧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深刻领悟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从新时代经济发展的火热实践中得来的,具有指导实践的强大伟力。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立足本职工作,着眼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学习成效切实转化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作者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一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