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专题库 > 学习贯彻二十大 >
党建网 > 专题库 > 学习贯彻二十大 >
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三重逻辑
发表时间:2025-07-04 来源: 形势政策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必然选择。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

一、文化逻辑: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进行了专门阐述,其中“和平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关系中以他人为重。倡导交通成和,反对隔绝闭塞;倡导共生并进,反对强人从己;倡导保合太和,反对丛林法则。”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在处理与外邻的关系时,主张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反对战争。中国历史上的儒家、道家、墨家等的思想都崇尚和谐,热爱和平,不管是儒家主张的“亲仁善邻”,道家主张的“以邦观邦”,还是墨家主张的“兼爱”“非攻”,其中都蕴含着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理念。

中国没有对外扩张的基因。在中国历史上,很少出现以掠夺为目的的对外扩张的侵略战争,中国强大时也强调的是以德服人、以文化人,较少侵略扩张。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推动了东西方平等交流、互利合作,使得丝绸之路成为一条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融合发展的和平之路。明朝时,郑和七下西洋,到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是为了武力征服,而是撒下了和平友谊的种子、传播了中华文明。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二、历史逻辑: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进行反思得出的必然结论。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充满血腥、掠夺、侵略的过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先进技术和坚船利炮,通过发动残酷战争、经济掠夺、政治控制、文化渗透等多种方式在全球进行对外侵略扩张、殖民掠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殖民地、半殖民地掠夺了巨额财富,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这也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重要资本来源。正如马克思所言:“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而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加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带去了无尽的苦难、血泪和屈辱。马克思指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是建立在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和掠夺的基础上,是充满战争、血腥的现代化之路。这绝不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经历了近代“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民族蒙尘”的中国会选择的现代化之路。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在对西方资本主义充满战争、血腥的现代化进程的反思中,走上了与西方战争掠夺的现代化之路截然相反的和平的现代化之路。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从近代以后中国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近代中国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侵略的受害者。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消除战争,实现和平,是近代以后中国人民最迫切、最深厚的愿望。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从1840年英国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开始,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割地、赔款,贪婪地攫取种种特权,严重抑制了中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1842年,英国逼迫中国签订了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此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逼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上千个。英国通过《南京条约》攫取赔款2100万元(银元)。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各得赔款800万两白银。甲午战争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强迫中国赔款2亿两白银,再加上“赎辽费”3000万两,威海卫日军“守备费”150万两,共2.315亿两白银。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中国应支付的赔款额竟高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近10亿两。这些赔款,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对中国实行的公开掠夺。此外,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还在中国攫取种种特权,控制着中国内政外交,掠夺经济资源,进行文化渗透,开设银行、商行、工厂、控制中国经济命脉,进而划分势力范围,使得中国的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中国早期的现代化追求,始终与救亡图存和谋取独立自主相互交织。无数仁人志士历经千辛万苦,尝试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制度和技术,追求中国的富强进步之路。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在近代中国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尝试各种救国方案,但受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没能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中国现代化没有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近代中国所遭受的苦难,使得中华民族更加认清了战争的残酷和其巨大的破坏性,从1840年到1949年,经历了109年,中国经历了无数的战乱才迎来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机会,我们倍加珍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经历了西方列强侵略、凌辱的悲惨历史,深知和平的宝贵,决不可能重复西方国家的老路。”因此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三、价值逻辑: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彰显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深切的期盼。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鲜明品格。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一开始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也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根本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历了无数次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战争,也经历过国内军阀混战,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对于和平有着最深切的渴望。走和平发展道路也成为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追求和坚定选择。为了满足中国人民的期盼,让中国人民过上梦寐以求的和平日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终于赢得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本社会条件。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守住这来之不易的和平,让中国人民过上和平美好的日子,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的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和平发展展开的一系列探索和实践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情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主张国家间和平相处,积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提出新安全观,明确提出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等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新倡议。

中国共产党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来思考人类的未来与前途,着眼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命运,走出了一条和平的现代化之路,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发展利益。

(作者:成都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研室副主任邓辉燕)

网站编辑:穆菁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