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专题库 > 上好思政课 >
党建网 > 专题库 > 上好思政课 >

讲好《共产党宣言》思政课,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发表时间:2025-07-07 来源:光明网

  作者:项荣建

  理想信念教育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工作的根本问题。如何让《共产党宣言》哺育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主义接班人,让新时代大学生从中不断汲取信念滋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必答题”,也是办好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答题”。

  中国农业大学坚持开展《共产党宣言》研读活动,将其作为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持续筑牢师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对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第一次触摸《共产党宣言》是在高中,当时就对它充满了神圣的向往和无限的敬佩。第二次触摸《共产党宣言》是在大学的思政课上,老师带来不同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带给了我更强烈的震撼。在研读过程中,我深刻感悟到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要在斗争实践中砥砺奋进。”中国农业大学金融211班的高佳纯说。

  这名同学所说的这门思政课就是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明教授团队讲授的《<共产党宣言>导读》核心通识课。开课8年来,学生选课人数持续增长,从最初的每学期不到100人增加到200人,又增加到500人。这门思政课尤其突出思想性、政治性、创新性与实践性,立足文本、观照时代,围绕“导读、精读、研读、重读、解读、通读、同读、细读、品读、诵读”《共产党宣言》教学主线,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方法,在解答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剖析重大历史事件、回应时代关切与理论挑战中,展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魅力。

  《共产党宣言》研读活动是中国农业大学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大力推动思政课教学内涵式发展的生动缩影和实践范本。“《共产党宣言》研读活动形式生动、内涵深刻、成效显著,是学校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打造‘大思政课’品牌的重要创新实践。要总结经验、持续发力、强化支持,不断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确保思政课建设取得更大实效。”校党委书记钟登华说。

  理想信念并不空虚缥缈,关键要善于从党和国家历史、现实成就、国际比较中汲取真理和道义的力量。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方式。研读《共产党宣言》,本身就是增加思想深度和训练思维方式的过程,是培养战略洞察力和脚踏实地作风的过程,还是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的重要路径。

  中国农业大学始终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一项全局性、基础性和生命线的工程进行推进,不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着力提升对《共产党宣言》的学习研究、教育教学工作水平,全面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创新开展“凝心铸魂工程”重大项目,引领广大师生不仅要当好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者,更要做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让更多人深切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大学生要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厚植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如此形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中华民族就有了永不枯竭的奋斗意志。

  (作者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网站编辑:王博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