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 经验交流 >
党建网 >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 经验交流 >

安徽铜陵:深挖“家元素” 树立“新风尚

发表时间:2025-08-26 来源:党建网

尹尚 马乐陵

近年来,安徽省铜陵市创新打造“传家训、育家风、立家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程(以下简称“传育立行”),将家训家风家教建设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之中,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在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时代新风过程中呈现出“推动有力度、舆论有声势、机制有创新、活动有特色”的良好态势。

强化系统观念,优化机制强根基

“传育立行”教育工程落地生根,需要从顶层设计、中台建设和基层实践等维度来全方位“谋篇布局”,做好打“持久战”的充分准备。铜陵市秉持春风化雨的理念,以项目化、系统化思维推动“传育立行”落细落小落实。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上下联动的推行体系,建立市委宣传部统筹协调一县三区重点推进近百个市直单位(含驻铜单位)共同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同时构建市、县(区)、乡镇(社区)、村委会四级实施体系,从上至下分层推进,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凝聚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二是汇聚“多元力量”将“传育立行”教育工程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同时拓宽引资渠道,撬动文化企业、乡贤能人等社会力量参与,充分发挥公益性文化协会文化工作室及志愿服务团体作用先后建成“天井书院”“主题公园”“家风广场”等一系列基础设施。三是用好“融合机制”市委宣传部牵头建立齐抓共管的体制机制,并将“传育立行”教育工程落实情况与新时代廉洁文化工作有机结合,纳入意识形态、文明创建、宣传教育等工作中。8年来,“传育立行”逐渐融入到机关、学校、医院、企业等各行各业,成为日用而不觉的精神力量。

树立创新思维,建好品牌促落实

“传育立行”教育工程“创意融合”,也是铜陵特有的“文化名片”,日渐成为全市的文化“金字招牌”。铜陵市始终坚持创新活动形式、突出活动特色、丰富活动内涵,真正让文化扎根落地,既发挥培根铸魂的功能,又持续“破圈出彩”一是四轮驱动抓实“四进工作”,推动“传育立行”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进校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表率作用,进一步引导广大市民参与到“传育立行”中。如市直机关开展“清正廉洁 ·从‘家’出发”系列活动;建安小学积极打造“安雅学子”德育品牌,走出了“诗香润德 安雅卓立”诗教育人模式。二是夯实阵地建成方园、左光斗纪念馆、喜宴堂等一批家风家训教育展示基地,在社区、村镇建设乡贤文化馆、孝廉文化园等各类文化场所,宣传展示优良家训家风。如枞阳推行“先让礼让”,与“六尺巷”内涵文化一脉相承;郊区安铜办传承孝廉文化抓家风;义安区老洲乡在集镇区打造家风家训一条街和家庭文化长廊,让精神文明看得见、摸得着铜官区在文化场馆创意植入“家”元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三是锤炼品牌。充分利用网络及新媒体,创新方法和路径,先后培育出“铜言童语”“君子学堂”等家训传承品牌“榜样的力量”“美德银行”等家风选树品牌“爱的N次方”“枞爱有你”等志愿服务品牌。市教体局、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紧紧围绕“家”这个关键词,持续开展“书香铜娃”“传承和美家风”“好家风代代传”“把爱带回家”等一系列读书会、演讲、主题微电影创作活动将其打造成妇孺皆知、交口称赞的品牌

提升传播意识,讲好故事拓影响

提高“传育立行”的认知度,扩大“传育立行”的覆盖率,其突破点就在于全方位立体化全媒体宣传作用,以推动好家风好家训好家教成为普及“教材”。一是新闻宣传有声有色在各类新闻媒体开设传育立行”“童娃传家风”“巾帼故事专题专栏,采取声、屏、报、网、端、微联动方式,及时报道教育工程推进情况。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及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等主流媒体累计推出各类稿件1000余篇,持续推广“传育立行”突出成果。二是文艺阐释“硕果累累”。联合市文旅局、市艺术剧院,创新推出《家风》《家宝》《御史夫人》《贩马记》等主题文艺作品;编印《青铜启示录》《铜陵市家训家风读本》《廉品 廉事 廉训——铜陵历史上的廉洁人物》《铜官好人志(连环画)》《枞阳历史名人家风故事》等系列读本举办“传育立行”主题书画展、书法展、文艺演出等系列展览展陈演艺活动2000余场,惠及群众超100万人次三是文明意识“蔚然成风”。百万人口“中国好人”当选率位居全国前列持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荐当选全国“新时代好少年”2人注册骨干志愿者2万人,常态化开展科学理论、美好生活、文明新风、文化传承等主题活动5万余场次,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吹遍城市的各个角落《浮渡民约》入选“全国100条优秀村规民约”,成为提高村民公德意识、助推乡村振兴的“文明密码”。

(作者单位:铜陵市委宣传部)

网站编辑:孟雅睿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