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 经验交流 >
党建网 >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 经验交流 >

海风里的文明印记——“我们一起去看海”浙江行侧记

发表时间:2025-07-03 来源:中国文明网

六月的东海之滨,潮声与蝉鸣协奏。“我们一起去看海”全媒体宣传活动采访团从宁波到舟山,在港口的汽笛与海事人的步履间,触到了文明向海而生的鲜活实践——既有守护大港的使命担当,更有温暖船员的拳拳初心。

 

宁波:智慧与温度交织的“开放窗口”

6月26日清晨,宁波舟山港梅东集装箱码头的栈桥上,“我们一起去看海”的主题标语映照晨辉。启动仪式现场,国际合作主题展示区的照片墙前,讲解员讲述着一段段跨越国界的温暖片段,串联起中国海事与世界相交的文明脉络。

启动仪式后,采访团跟随PSCO(港口国监督检查官)体验登轮检查。“我们今天在‘马德里马士基’轮上开展的,正是外国籍船舶的港口国监督检查。”宁波海事局外国籍船舶检察官带领记者穿行于狭窄的船舱里,手中的检查清单足有厚厚一沓:“当外籍船舶靠泊中国港口,我们需依据国际海事公约的规定,对船舶的安全状况、防污染措施、船员权益保障、船舶管理状况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符合全球航运的国际规则。这样既提升了港口运行效率、降低了船舶事故风险,更能充分维护船员权益,让船舶在航线上通行更顺畅。”

从设备安全到船员权益,这种专业与人文并重的态度,正是对外开放与文明互通的朴素诠释。

专业不仅是“严”,更是“智”。在宁波海事局指挥中心,一块占满整面墙的电子屏正跳动着数据:智能预警系统实时监测港口周边船舶动态,大数据优化航线已为企业节省可观成本。工作人员介绍:“以前靠经验判断风险,现在系统能提前数小时预警船舶碰撞隐患。”科技赋能下的专业,让“安全”从被动守护变为主动护航,也让“工匠精神”在数字时代焕发新彩。

 

舟山:深蓝里的责任与“心服务”

暮色中,采访团驱车前往舟山鱼山绿色石化基地。这里的海事巡逻力量以驻点鱼山岛为依托,对桥区、通航密集区等重点水域及水工项目开展全天候监管,确保海上通航安全有序。驻岛监管的海事人员认真与企业安全负责人核对次日到港危化品船舶信息,“我们守的不仅是港口,更是千万家庭的安心。”这句温情的话语却带着海风的坚韧。

次日到访岙山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望远亭上的视野辽阔,遥望远处正遇万吨级油轮靠泊,岸基摄像头、无人机、巡逻艇组成的“四维联防”系统静默运转。工作人员指着“畅油哨兵”监控平台说:“我们不仅要保安全,更要让每一滴油都‘高效流转’。”

舟山海事人的“心服务”更藏在对普通船员的牵挂里。这里有一条承载15年服务积淀的全国船员业务咨询热线——号码谐音“帮我捋捋、要帮您”,365天不间断的专业团队,三年接听超13万通电话,像一艘“心灵航船”,为船员解答证件办理、薪资纠纷、心理压力等难题。在远洋航程中,电话那头的“舟山声音”足以慰藉一颗颗漂泊的心。

从宁波的智慧指挥中心到舟山的石化基地,从PSC检查的严谨到船员热线的温暖,这场行程里的每一个片段,都在诉说着同一个主题:海事的文明,是科技赋能的硬核担当,更是以心传心的人文情怀。

当采访团的车辆驶离舟山时,后视镜里的港口依然忙碌。守护一片海,是要护好航道与货物,更要护好每一个船员的“幸福航程”。海风依旧,潮声不息。海事人以心为帆、以爱为桨,正驶向更辽阔的深蓝。(记者:荣毅)

网站编辑:朱琳瑄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