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基层“文化传送员”把文化送进百姓心坎里
家是温馨的港湾,社区也是。山东青岛崂山区的基层“文化传送员”把古代的故事现代讲、传统的故事创新讲、优秀的故事一直讲,将优秀文化资源经送到百姓的家门口、送进群众的心坎里,把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融入日常生活场景,让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的烟火气中传承与发展。
百姓在哪学,“传送员”就到哪讲
还有多少人记得家乡的味道?在黄蕾小时候,每逢春节前夕,总会跟随妈妈回到老家,参与一年一度的“滚萁馏”活动。如今,她把北宅萁馏的故事带到了下葛场村的文化“两创”课堂。“我想把北宅人做萁馏的故事一直讲下去、传下去,不光为了以后大家仍认识‘它’,也是为了让崂山本土故事能够影响更多的人。”黄蕾说。
团的是五谷杂粮,蒸的是地域文化,传的是手作传承中凝聚的文化认同……开班仪式上学员们现场体验北宅非遗萁馏的制作过程,纷纷表示,“还是自己做的萁馏最正宗,是记忆里的味道!”
在沙子口街道,村民刘承娥带着35名学员亲手缝制儿童汉服;在中韩街道的北村华兴社区,社区党组副书记王芳樱子带着社区文化“两创”学员们,编创五行通体操、学习民族舞蹈、开展健康养生活动。由山东省级非遗崂山武术创新研发而来的“养心操”,已成为文化“两创”培训班必修课。这段养心操融合了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健康需求,学员在感受其独特韵律和节奏的同时,还能学习文化、颐养身心。
幼儿园教师刘雪在2024年底成为社区文化“两创”课堂的带班老师。课堂里老年人居多,为融入他们,刘雪根据老人的年龄、文化水平和身体状况,选择教学内容,耐心地教他们唱歌、做手指操等。“每天面对他们期待的眼神,像是回到了幼儿园的教室,只要用心、用爱,就能让我们彼此相待如家人。社区要搞个什么活动,或推广什么政策,大家也都特别信任我,他们都拍手支持。”刘雪对记者说道。
由文化传送员领唱的文化“两创”大合唱
在崂山区基层文化建设中,无论是带班负责人、非遗传承老师,还是学员们,都是“文化传送员”,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与创新者。在一个个基层文化传送员的带领下,崂山区文化“两创”培训班已经成为凝聚社区共识、重构治理生态的文化传承实践和城市文明样板。这种“文化浸润+群众参与”式社区建设已成为崂山区的创新模式,正重塑着社区关系网络,通过“各美其美”的个性化表达,实现“美美与共”的治理共同体构建,让“小家”与“大家”紧密相连。崂山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崂山区将以文化‘两创’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为抓手,继续深化文化传送员的选、育、用、聚工作,以文化陶冶群众情操、以文化提升居民素质、以文化引领社区治理。通过基层文化传送员这座桥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让每一位群众感受文化滋养、提升文明素养,以建设优秀文化社区为基础,推动建设文化强区。”
供稿:山东省文明办青岛市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