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档案馆:“云集”红色资源 创新党史传播 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陆柱国
今年以来,黄石市档案馆(市史志研究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扎实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精心制作推出《红色记忆——英勇的红三军团》系列党史学习教育短视频,在新华社、党建网、《中国档案报》等全国50余家媒体平台转播,全网点击量超6000万;深入湘鄂赣陕疆藏等省区基层单位,结合主题党日等活动巡回展播,在打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方面走出了新路子。
盘活红色资源,让党史故事“推陈出新”。《红色记忆——英勇的红三军团》系列短视频,立足全国研究视野,深入挖掘用活红色资源,依托《红军日报》《彭德怀给中央的信》《红军第一方面军命令》等经典红色档案,以生动的故事、鲜活的影像资料、精准的文字和精良的制作,再现红三军团在黄石地区成立前后的壮阔历史,突破了地方党史编研和宣传的区域性局限。邀请红三军团革命家后代、省市领导和党史专家进行深度研究,参与解说点评,红三军团领导人之一何长工之子何光晔、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何光耀等一批专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有机融合历史与理论、全国党史和黄石党史,讲好地方党史、展现地方贡献。同时,为满足基层群众对优质红色文化的需求,将毛泽东诗词、阳新采茶戏《龙港秋夜》、革命歌谣《十送红军》等红色文化元素融入短视频中,图文并茂、视听并举讲述红色故事,打破传统“说教”模式,让红色历史入脑入心,让党史宣传从“要我看”变为“我要看”。
激活开发利用,让党史教育“汇聚合力”。红三军团的诞生是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黄石市档案馆强化顶层设计、部门联合和区域协作,着力讲好红三军团的壮阔历史。黄石市委高度重视,多次强调要“在全国性党史大事件中融入更多黄石元素”;省委办公厅(省档案局)、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档案馆加强领导,对视频制作和传播提出专业指导意见;湘鄂赣三省档案史志部门共同签署《共享红色档案开发利用协议》,在三省范围内全面征集红三军团和湘鄂赣苏区档案资料,协调相关市州为视频拍摄及宣传推广提供便利。黄石市档案馆成立项目工作专班,全程统筹、加强把控、充分协作,会同黄石广电专班精心打磨视频细节,提升作品整体呈现效果。协调市委组织部将《红色记忆——英勇的红三军团》系列短视频纳入全市党支部主题党日学习内容。与市委宣传部联合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深入全市各县(市、区)乡镇、街道展播,有效助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一线。与长沙、岳阳、襄阳等地建立档案史志工作合作机制,联合赣鄂湘陕四省各地档案党史部门共同组织党史(红色档案)下基层活动,沿着红三军团战斗的路线和足迹,精心设计传播路径,四省相关地区各级网站和公众号同步推广,为初步探索地方党史跨区域宣教模式奠定良好基础。
用活媒体平台,让党史宣传“遍地开花”。黄石市档案馆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云教育”新路径,以短视频为抓手,多渠道全面推广,让党史宣传和红色文化传播“直抵人心”。6月,《红色记忆——英勇的红三军团》系列短视频于长江中游三省国际档案日主题活动上正式亮相,成为黄石对外展示的重要文化名片。黄石电视台视频号每周日九点定时播出,多家媒体平台同步播出。观众以“云互动”形式参与学习交流;大、中、小学生参加“观党史短片 抒爱国情感”征文;在京、在沪、在汉、在粤等黄石籍企业商会代表自发收看,发表爱党爱国爱家乡感言;推动红色文化的二次传播。坚持开展党史“六进”活动,采取备受群众喜爱的怀旧“露天电影”形式,深入湖北、江西、湖南、陕西等省的社区广场、农村礼堂等基层一线开展视频合集展播,实现优质文化资源与基层群众“直接见面”。前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新疆阿拉山口市、西藏山南曲松县等地进行展播,不断延伸党史宣教服务半径,持续当好移动的“党史宣讲员”。将短视频作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基础课程,及时配套更新《不忘来时路——中共黄石历史展》《黄石建市成就展》等黄石党史和建设成就展陈,打造红色课程“套餐教学”,以“看红色短视频+观红色展览+办党史微讨论”的模式,构建生动活泼的立体推广局面,极大拓展增强了新时代党史宣传教育的辐射力、影响力。
主动顺应时代需求,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黄石市档案馆坚持守正创新,汇聚强大合力,积极探索党史宣传教育新路径,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党的历史,不断推动全党全社会学好党史、用好党史,推动学习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走深走实,凝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作者系黄石市档案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