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专题库 > 基层工作联系点 >
党建网 > 专题库 > 基层工作联系点 >
五常市:创建“五心五色”红色载体,推动城市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发表时间:2024-11-21 来源:冰城+客户端
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强化社区服务,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以党建带动社区发展,五常市创建“五心五色”红色载体,坚持党建引领,多措并举推动城市基层治理走深走实。
 
实施“聚心工程”,在组织体系上打造“红色引擎”。五常市积极构建党建引领基层党组织体系,纵向构建“社区大党委-网格党组织-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党组织架构。深化社区“大党委”作用,按照“一网格一党支部(党小组)”模式,五常市21个社区同步成立433个网格党小组,做到“网格划分到哪里,党组织就组建到哪里,便民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工作中,严格执行《五常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办法》,每年对履职情况进行1次综合分析,对不称职不胜任的及时调整撤换,全面提升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水平。
 
实施“同心工程”,在联建共治上构建“黄色链条”。五常市以社区网格为单位,把包保单位、邻里力量、社会力量等联聚起来。依托网格一体化信息平台,将五常市各单位及网格员链入网格化信息系统,分配网格账号4756个。目前网格一体化平台正处于录入阶段,系统已上传信息共计27万余件。
 
完善“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围绕“物业管理年”工作,创新开展“百家单位进社区,千名党员进小区”活动,贯通“机关单位-在职党员-社区-小区”服务链条,推动59家机关单位千余名在职党员常态化到社区、到小区报到。
 
扩大协商议事范围,涉及居民自治范畴的重大事务、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带动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坚持“办公面积最小化,活动面积最大化”原则,融合志愿服务、教育培训、亲子服务等N项服务事项,推进功能叠加,实现党群服务一体化、精细化。
 
实施“暖心工程”,在提升服务上激发“绿色活力”。五常市充分结合社区党员和群众需要,科学设置、动态管理图书阅览、书画、歌舞、棋牌等功能区域,在综合活动室门口悬挂活动式标牌,公示活动计划及活动室使用情况,满足居民全方位、多角度需求。全面依托“红色物业”、党群服务中心,辐射扩面创建“红色驿站”19个,持续开展“红色驿站”标准化建设行动。联合市场监管局等行业部门,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人员、设施进行统筹规划,明确建设方向,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红色驿站”建设。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调查问卷、入户走访等形式,收集整理建设意见1200余条,因“社”制宜形成需求清单,开设社区书画室、共享健身房等特色服务功能场所,推动“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为居民提供卫生健康、文化学习、休闲娱乐等“家门口”的服务阵地。
 
实施“安心工程”,在保障体系上强化“橙色阵地”。五常市深化社区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行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社区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履职能力,参与学历提升的社区党组织书记9人。综合考虑社区干部专业背景、优势特点、成长方向,制定社区干部“个性化”培养计划,通过“学习培训+多岗历练+帮带培养”形式,建立动态调整和培养锻炼机制,实行“定人定岗”“跟岗实训”,全面提升社区干部干事“硬实力”。
 
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网格管理实践,坚持“多元共治、多网合一”,从网格中的老党员、社会工作者、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等选优配强48名兼职网格员,着力把组织设置嵌入网格、职责任务落在网格、党员干部下沉网格。
 
实施“匠心工程”,在基础创建上培育“金色典型”。五常市建立社区考核体系,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健全完善社区工作者约束、激励、竞争机制。开展社区优秀网格员、社区标兵评选活动,评选出13名社区优秀网格员、13名社区“六类标兵”,充分发挥优秀社区工作者示范引领作用。
 
重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建立健全社区道德评议机制,发现和宣传社区道德模范、好人好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社区居民崇德向善。组织居民群众开展“温暖家庭”创建活动,形成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守望相助的良好社区氛围。
 
(伊飞帆 哈尔滨日报记者 康福柱)
网站编辑:白梦洁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