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 经验交流 >
党建网 >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 经验交流 >
湖南:培育时代新风新貌 移风易俗宣传深入人心
发表时间:2024-10-30 来源:湖南文明网
湖南文明网记者 刘仁军 综合报道
 
红白事大操大办的少了,人情往来的负担轻了,邻里间的关系更融洽了,文化活动也越来越丰富了,向上向善蔚然成风……
 
近日,湖南各地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加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积极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形成了上下联动、积极参与、齐抓共创的新局面。
 
长沙:移风易俗润民心 文明风尚进万家
 
近日,长沙市长沙县长龙街道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月活动在长龙公园开演。
 
歌伴舞《文明在哪里》、相声《如此请客》、宣讲《移旧俗,树新风》、歌曲《孝敬父母》……从喜事新办、孝老爱亲等多个方面,多种形式演绎移风易俗的内涵。现场还设置移风易俗、星沙好人展板,发放《长沙县“推进移风易俗 倡树文明新风”倡议书》,让文明浸润人心。
 
本次主题宣传月活动以“五个一”活动形式为载体,包括开展一次集中宣讲、组织一次主题讨论、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展播一批优秀节目、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宣传新时代优良党风、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宣传推进移风易俗带来的精神文明新变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融入民心,推动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希望通过这样一场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的文艺汇演,达到以艺移风、以情易俗、润物无声的效果,让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月活动,全面掀起深化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尚的热潮。”长龙街道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道。
 
岳阳:宣传移风易俗 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
 
为响应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号召,近日,岳阳市华容县章华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与实践活动,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营造风清气正、文明节俭的社会新风尚。
 
华容县章华镇城兴街社区接到反映,一居民不久将举办生日宴,其邀请亲朋好友共同庆祝。社区治陋专干同社区党员志愿者第一时间上门,耐心讲解人情风整治现状,为该居民详细算收支账。经过耐心劝说和解释,该居民最终认识到接待亲朋好友举办生日宴的不妥之处,决定放弃原有计划。
 
在横堤村,工作人员通过线上新闻媒体、微信、朋友圈等网络宣传平台集中宣传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意义、政策、法律法规。同时,深入群众中去面对面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深入浅出地讲解婚事新办、崇尚节俭、传承家庭美德等相关内容,引导居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让居民群众深刻认识到陈规陋习的危害,树立移风易俗的良好意识。
 
衡阳:推进移风易俗 培育文明新风
 
近年来,衡阳耒阳市高度重视移风易俗工作,将其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主抓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基地),全面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向纵深发展,让“文明之花”处处绽放,文明新风润泽人心。
 
“‘老年之家’的建成极大方便了社区老年朋友的休闲娱乐。当然‘老年之家’项目的设立并不容易,幸好有了居民议事会,民生实事项目办理的进度才能更快……”耒阳市五里牌街道栖凤园社区议事会代表刘臻高兴地说道。
 
“女儿女婿刚结婚就背了一屁股债,你们想想孩子们婚后压力会多大,小两口还能不能幸福地过好小日子……”耒阳市新市镇新市社区“湾村明白人”廖义生上门入户耐心劝说、宣传政策。
 
截至目前,耒阳市累计发放《移风易俗》宣传手册3万余份,各类宣传折页、倡议书等62000余份,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移风易俗‘衡’文明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等各类宣传活动200余次,悬挂横幅140余条、微信群推送转发信息3000余条。
 
株洲:婚嫁简办引领文明新风尚
 
“不是豪华婚车租不起,而是公交婚车更有性价比。”
 
近日,一辆“幸福号”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缓缓行驶在株洲醴陵市区,“摇身一变”成了婚车,满载幸福、甜蜜与浪漫、欢乐,成为瓷城街头一道靓丽风景线。
 
新人是一对“95后”,他们选择用文明节俭、低碳环保的迎亲方式,开启他们甜蜜的生活之旅。婚礼当天,没有豪华车队,没有婚闹,两位新人在完成向父母敬茶、行感恩礼等环节后,在亲友们的祝福声中,手挽手登上了驶向幸福的婚车。
 
“用公交车当婚车,绿色低碳,还很有创意,不仅减轻了交通压力,迎亲过程省心又省力,还能和亲朋好友边唱歌边玩游戏,一路嗨到婚礼现场,有趣又有意义。”新娘高兴的说道。
 
极简婚嫁理念渐成为社会新风尚,“公交婚车”走入大众视野,避免了传统迎亲的豪车租赁费用和繁琐程序,新人可以自己DIY对车内外进行装扮;亲朋好友欢聚车内,共同见证新人的爱情与幸福,让接亲过程更有仪式感与氛围感。
 
湘潭:喜事新办、白事简办蔚然成风
 
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
 
湘潭市雨湖区长城乡红旗村成立红白理事会以来,采取建章立制、广泛宣传等措施,教育引导村民反对铺张浪费、破除陈规陋习、文明节俭操办,推动移风易俗在全村蔚然成风。
 
过去,新娥组组长李建军50岁的时候摆酒20多桌,好不热闹,60岁寿辰的时候反倒转变观念,只宴请少数亲朋好友,且不收礼金。
 
村民黄述初有一儿一女,7年前大女儿考上大学按习俗办了升学宴,今年小儿子同样考上重本学校却只收电话、信息和口头祝福。
 
村书记戴大明的老父、老母,村干部袁永清的父亲都是这两年过八十大寿,他们就跟约好了似的,你不做寿、我不办酒,争相为人情“减负”,给文明“加分”。
 
“现在,我们这里除了新生、结婚、丧事,其他基本不摆席了,我们一年到头都难得吃上几回酒。过去,大家攀的是谁家的酒席规模大、仪式时间长、彩礼金额高。现在完全变了。”红旗村村委委员、宣传专干肖彩成介绍道。
 
网站编辑:朱琳瑄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