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球背面的珍贵样品,划破天际,稳稳着陆,搜索队伍千帆竞发,成为内蒙古四子王旗茫茫草原的亮丽风景。着陆的那一刻,翘首以盼的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历时53天,嫦娥六号满载而归,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中国航天迎来了又一历史性时刻!
从2004年党中央决策启动实施绕月探测工程,到2024年实现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返回任务,中国探月工程走过了极不平凡的二十年。二十年前,伴随着这项规模宏大、系统复杂、高度集成的“巨系统工程”启动实施,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程总体队伍、一群新时代牧星耕月的“守望者”应运而生,他们就是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的航天工作者们。在千年奔月之梦启程之际,时任工程总指挥——64岁的栾恩杰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地球耕耘六万载,嫦娥思乡五千年。残壁遗训催思奋,虚度花甲无滋味。”
二十年来,这支工程总体队伍胸怀“国之大者”,肩扛强国使命,与各条战线上的航天人并肩战斗、一体攻坚,创造了多个“中国首次”“世界首次”,推动中国探月工程取得举国振奋、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2007年,嫦娥一号实现了我国首次月球环绕探测;2010年,嫦娥二号首次实现“一探三”,并创造了当时中国航天器最远飞行纪录;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实现月球软着陆,把“玉兔号”的足迹刻印在月球上;2018年,嫦娥四号造访月球背面,并于2019年首次达成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2020年,嫦娥五号成功获取1731g月球样品,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圆满完成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目标。
二十年来,在航天器的总装厂房里、在发射场区的塔架上、在北京飞控中心的指挥大厅里……随处可见工程总体队伍的身影。他们中有头发花白的总师、顾问和老专家,年逾古稀仍然奔走在第一线,同大家一起论证、评估、审核,在一个个工程现场出谋划策、严把关口,关心指导着探月工程的每一步进展,为中国航天行稳致远保驾护航;他们中也有正成长为中流砥柱的中青年航天工作者,平均年龄只有35岁,还有大量不到30岁的青年“后备军”,他们是“巨系统工程”中的枢纽系统与耦合单元,承担着战略规划、立项论证、总体设计、组织实施等重大任务,助力中国探月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一次次跨越,见证中华民族逐梦九天、叩问苍穹的一项项里程碑式成就。这是探月精神的赓续与传承,更是几代航天人的接力与奋斗,他们见证了这段历史,也在继续书写着历史。
二十年来,这支队伍集结在党旗下、冲锋在第一线。虽然人员在轮替、故事在更新,但不变的是党旗所指、心之所往、行之所向的决心与恒心。每次执行任务,队伍成员进入发射场后短则几星期、长则近半年。为加强政治引领、做好思想动员,队伍传承“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在发射场组建临时党支部和青年突击队,切实做到任务到哪里、支部建在哪里。“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在发射场大厅、走廊、宿舍,一条条醒目的标语随处可见。嫦娥六号发射前夕,队伍在场区现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工程任务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是队伍誓夺任务胜利的精神指引,一声声铿锵有力的动员、一句句斗志高昂的誓言、一个个生动真切的签名……队员们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切实转化为前行动力,凝聚成保障任务圆满成功的强大合力,党旗在重大工程一线高高飘扬。
二十年来,哪里有最难啃的骨头、最难打的硬仗,哪里就有这支队伍的身影。“要干就干国家事,要做就做‘尖刀连’!”发射场临时党支部书记周国栋如是说。冬季的文昌,一度阴雨连绵,队员们依然热火朝天。2024年春节,“90后”队员胡浩德在发射场区度过了他的31岁生日,在总师系统指导下,制定任务大纲,梳理发射场测试发射实施流程,编制技术计划流程图,全程投入到探测器与运载火箭在发射场测试、总装、模拟飞行、发射演练等,对测试数据进行判读与审查,确保测试充分、数据准确,确保了工程任务的按计划实施。“确保成功是我们的使命,工作岗位就是我们的阵地。”嫦娥六号任务青年突击队队长侯军说。年仅28岁的祝寒友,大至系统间协调会商、小至各种琐碎细致的保障工作,他都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马虎。他对发射场测发流程计划提出优化方案,被总师系统采纳为后续测发流程提供了宝贵余量,保证了工程任务按计划顺利实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接续实施好深空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踏梦而行,揽月而归,探月只是起点,星辰大海才是征途。伴随着嫦娥六号任务圆满成功,这支队伍必将伴随着中国航天的脚步,不断踏上新的征途,向着更加浩瀚的宇宙深处不断进发,把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镌刻在浩瀚星河上,把青春和汗水灌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征程上,把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航天梦书写在人类文明的昭昭史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