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天府新区人民检察院:推动检察履职与数字变革深度同频共振
徐翠 邱玉
近年来,四川天府新区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党建“红色引擎”核心驱动力作用,在数字化变革浪潮中精准把握检察履职航向,在技术迭代节奏里持续蓄足办案动力,以数字化赋能检察领域里流程优化、质效跃升的“实践动能”,推动检察履职与数字变革深度同频共振。
以政治建设为根本保证
坚持把政治建设作为检察工作数字化变革的根本方向、核心引领和根本保证。切实发挥“头雁效应”。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相关论述纳入党组会“第一议题”学习内容,深刻领会检察工作数字化变革的政治属性与时代意义,精准把握“数字赋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核心要求。切实驱动“红色引擎”。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为载体,开展专题学习讨论,梳理党建工作与数字技术融合切入点,引导党员干警从政治高度认识检察工作数字化变革对提升法律监督质效的重要作用,凝聚“以数字促规范、以数字强监督”的思想共识。切实建强“双轨培训”。围绕检察工作数字化变革实践需求,构建“政治理论+技术技能”双轨培训体系,定期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在业务培训中融入政治教育,突出讲解检察工作数字化变革技术应用的政治要求与价值导向,通过“理论授课+案例教学+实战演练”,提升党员干警运用数字技术服务政治大局、保障民生福祉的业务能力,推动政治素养与数字技能双向提升。
以组织优势为最大助力
按照“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持、重在应用”的工作机制要求,以组织优势助力检察工作数字化变革工作。在统筹推进上,成立以党组书记、检察长为组长的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应用业务竞赛工作专班,牵头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与阶段性任务,统筹推进模型应用竞赛、应用典型案例、模型构建及推广等基础工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深入调研分析存在问题,督促各条线深度参与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应用业务竞赛。在协同联动上,凭借党组织横向联通、纵向贯通的优势,依托天府新区“府检联动”机制,打破“数据孤岛”壁垒,在办理“耕地占用税监督案”中,密切联系自然资源、税务等部门,共同建立常态化数据共享机制,摆脱传统办案模式信息壁垒、监督覆盖面窄、精准度低等困局,实现用地审批与税收征缴数据的精准碰撞,成功追缴900余万元税款。在队伍建设上,组建以党员干警为骨干的攻坚团队,让党员干警深度参与模型搭建、数据比对、线索挖掘全流程工作,密切模型与案件关系,通过“实战练兵”培育尖兵。
以人民立场为温暖底色
党建引领为检察工作数字化变革锚定“人民立场”的价值坐标,数字化赋能为检察工作群众路线注入“智慧高效”的时代内涵。紧盯涉毒违法犯罪。在办理“毒品案件监督案”中,运用数据模型通过分析涉毒人员电子数据,追捕漏犯2名,追加犯罪事实62笔。在此基础上,党员干警带头深挖物业保安行业存在的管理漏洞,向辖区公园城市局房产服务中心、物业管理协会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联合公安机关、房产服务中心、物业管理协会建立“涉毒人员线索双向移送机制”,开展专项综合治理,推动物业管理协会对全区1万余名物业安保人员开展吸毒排查,从源头阻断涉毒人员进入物业安保行业的通道,构建禁毒治理长效机制。瞄准公共交通安全民生痛点。在“客运驾驶员监管案”中,为破解“诉求传递”堵点,组织党员干警深入客运驾驶员群体调研,推动建立“整改—评估—转岗”的人性化机制,针对从业资格展开拉网式排查,使因健康原因暂失驾驶资格的驾驶员平稳转岗至车辆调度、安全督导等岗位,督促企业深化健康动态管理,并同步延伸至经营性道路货物运输和危险货物运输领域,实现“办理一案、规范一片”的社会治理成效。
(作者单位:四川天府新区人民检察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