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港航管理局:以高质量党建促进港航事业高质量发展
王洪海
天津市港航管理局充分发挥党建红色枢纽功能,创建“红枢港·津帆航·强支点”党建品牌,聚焦“凝心、提能、强劲、促干”,引导全局党员干部在港产城融合发展上善作善成,为打造我国北方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坚强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
聚焦凝心聚力,让思想和行动更加统一
始终把贯彻落实党中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认真履行市港口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谋划制定2025年港产城融合发展年度重点任务和“三张清单”指标任务,实行“月调度、季总结”制度,实现全局上下思想上更加统一。成立由港产城融合发展工作专班党员干部组成的临时党支部,切实加强党对港产城融合发展工作的全面领导,实现全局上下政治上更加团结。围绕提升天津航运指数影响力、资产盘活、航运招商等工作,党员干部带头走访调研,真正做到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实现全局上下行动上更加一致。
聚焦科学管控,让党建引领作用更加彰显
激发党组织执行力、战斗力,成立重点时期安全和应急工作领导小组,高位部署,从严督导,对重大危险源企业、特殊危险作业实施提级管控。指导海河游船实施重点管理、科学调度,有效预防重大事故风险;从严开展安全监管执法工作,全力做好各项应急保障,确保各专项任务落实落细。激励党员干部亮身份、作表率,全力筹备第三届天津国际航运展。坚持把重大任务一线作为考察、锻炼、培养和使用干部的主阵地,抽选骨干力量组建“党员先锋队”,提前扎根场馆,72小时连轴奋战,紧锣密鼓筹备展会工作,全力保障第三届天津国际航运展成功举办。
聚焦强劲赋能,让政企协同联动更加紧密
以“党建链”赋能“产业链”,共促服务品质提升。联合京冀鲁三省市地方船舶检验机构和中国船级社,签署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积极融入船检行业特色“党建+”示范工程,整合区域船舶检验资源,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联合船东、船代、货代等企业,开展“强党建、保安全、促发展”主题活动,共同探索党建共建,有效打通航运领域政企联系“最后一公里”。今年上半年,国能航运船舶落户天津并投入运营,国能集团新设航运项目已全面落地,成功引进首艘内贸集装箱船“远大锦绣”轮,实现内贸集装箱运输船“零”突破。联合港口企业组织开展“理论互学强武装、干部互帮强队伍、业务互看强发展”的“三互”活动。通过组建安全生产知识宣讲“轻骑兵”团队,定制课程体系,邀请行业专家、纳管企业开展业务交流研讨活动,帮助港口经营企业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有效提升港口安全监管工作实效。
聚焦促干增效,让为民服务举措更加扎实
与天津海事局、东疆管委会、船级社四方签署“协同联办”合作备忘录,通过信息共享、并联审批等创新举措,实现“一次申请、四证同办”,有效破除行政壁垒,切实做到让企业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坚持“党建+监管+服务”三维融合,破解企业难题,通过搭建“红色护航”平台,实施“安全哨兵”行动,畅通“连心桥”服务机制,设立“支部书记接待日”等,助力护航天津恒阳首次以“双泊位、双船”模式开展作业,帮助解决提升储罐本质安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等难题,提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咨询,切实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共建港区服务站,实现利企便民。联合港区企业建设“红枢港同心服务站”,提供业务咨询、投诉处理等事项现场办理,应急药品、雨具、饮用水等物资配备,定期举办政策宣讲、行业沙龙等活动,更好地服务来港客户、换班船员,推动港口、物流、贸易等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7月份服务站正式运行以来,帮助解决客户急难愁盼问题,赢得广大客户及提送货人员的积极反馈和认可。
(作者系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党委委员,天津市港航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