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办公室:把“大熔炉”当成党建工作的具象目标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办公室党支部书记吴秀生

2025年1月,党支部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中国考古博物馆开展主题党日。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办公室是在全国政协办公厅领导下、服务教科卫体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联系服务教育、科协、科技、医药卫生、体育、民进6个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组织实施各类视察考察调研和协商议政活动,举办“委员科学讲堂”,组织开展科普万里行、教师节慰问、送科技下基层、卫生“三下乡”和送体育下基层等服务为民活动,全年工作任务十分饱满。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9”重要讲话精神和“7·29”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在工作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五融工作法”,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4年11月,党支部科技处党小组在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与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党支部、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党委开展联学活动。
一是融汇。主要解决如何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的问题。党支部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充分发挥委员会独特优势,建立小切口精读、专家导读、联学等学习体系。在组织开展的专题调研、视察考察活动中,与教科卫体领域的专家学者、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们一起沟通交流,从各地看到、听到、感受到教科卫体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化中,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魅力、实践伟力,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
二是融合。主要解决和避免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问题。融合的办法就是找准结合点,推动机关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相互促进。委员履职“服务为民”、“科普万里行”和卫生“三下乡”等既是工作品牌,又是党建抓手。委员会办公室服务的政协委员中有大量党外知识分子,对委员的思想政治引领,委员对界别群众的引领,既是业务工作,又是政治工作、统战工作。在每周一次工作调度会上,通过台账式管理和督查机制把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起来,实现党建业务“双融、双促、双提升”。

2025年4月,党支部综合处党小组在四九一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
三是融通。主要解决发挥党建工作引领保障作用的问题。充分发挥党支部中委员会分党组成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和传帮带作用,创新实行“导师制”,即一名分党组成员“传帮带”一名支部党员,过程中既有言传,更有身教,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对支部党员进行直接、生动的党性教育。把红色教育融入到视察考察调研中,注重有效利用地方的红色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坚守政治底色。工作中主动加强同部委机关、地方政协、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联系,充分挖掘其中的红色资源,不断拓展学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四是融化。主要解决党建工作内化转化的问题。党支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提升支部政治功能,教育引导全体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我们引导党员干部积极学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以及中国科技史、教育史、卫生体育史,回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进步的历程,追寻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的感人故事,不断发掘身边的榜样,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让正义、温暖的力量融化在干部心中,使党建工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成做好本职工作的强大动力。
五是熔炉。主要解决开展党建工作基本思路的问题。一是思想熔炉,委员会分党组成员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支部活动,面对面传授学习方法、工作思路,有力引导支部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二是组织熔炉,领导、党员干部同在一个党小组、党支部,同吃同住同劳动,充分相互学习交流。分党组成员有一位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以亲身经历讲述党的光荣传统、感念党的关怀培养,展现出老党员历经沧桑初心不改的高尚品格,给党支部全体同志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三是作风熔炉,党支部以“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作态度,按照全国政协机关党组“三化”“六性”“两提高”要求,在严、实上下功夫,在科学安排上要效率,在精细服务上求创新,将模范机关“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要求自觉内化为根本遵循。四是工作熔炉,履职和服务履职无缝对接,管理和服务深入融合,切实把政协机关建成委员之家、干部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