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丽江推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六个一”改革 协同共治和美家园
如今,在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兴泉镇党群服务中心,村民不到一刻钟就办完育儿补贴发放登记;宁蒗县红桥镇遭遇强降雨,“一站救”队伍6小时抢通3公里受阻道路……一桩桩基层治理难题的高效解决,是丽江市推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六个一”改革的生动缩影。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交汇处,山区占92.3%,少数民族人口占55.8%。近些年来,针对基层治理碎片化问题突出、应急响应能力弱、协同力量不足等问题,丽江市系统化推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六个一”改革,通过推进基层治理“一网清”、数据共享“一表通”、履责事项“一单明”、服务审批“一窗办”、综合执法“一队管”、应急处突“一站救”,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以治理现代化绘出“和美丽江”新画卷。
“一网清”强治理“一表通”提效能
“新开业民宿需补录员工信息”“独居老人需定期探望”……翻开古城区大研街道北门社区党委书记刘林军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满了群众需求。这些民生小事被一一纳入网格,迅速响应、高效办结。
丽江将全市科学划分为6963个网格、17482个微网格,选优配强网格长和专职网格员6928名,建立网格党支部4022个,形成“乡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通过“以奖代补”“以案定补”等激励机制,今年以来,已排查化解2915件风险隐患。
同时,上线“一表通数字平台”,基层报表从8610张压减至278张,自动填表、一键汇总等功能,让党员干部从重复填报中解放出来。组织部门统筹协调,成立数据赋能基层治理暨“云表通”工作专班,整合政法、数据局、社会工作、政务服务等部门资源,破除工作壁垒。按照“人、房、企、事、物”5个重点目标对象,通过回流、归集、共享等途径,整理入库人口数据122.8万条、房屋数据37.1万条、企业数据21.57万条,持续加强基层全量数据采集归集和动态更新,实现数据“一次采集、多方共用”。
“一单明”促规范“一窗办”优服务
走进玉龙县黄山街道白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居民张哲刚刚办完电表安装业务:“一进门就有人接待,一会儿就办好了,真方便!”
“一窗办”改革全面推行“一门集成、一窗受理、一章审批、一网通办”,实行“前台综合收件、后台专业审批、统一窗口发证”模式,严格执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制度。电子政务外网覆盖所有村(社区),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全面公开,专用章整合审批环节,实现“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减时限”,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好身边事。
聚焦基层“该干什么、能干什么”,丽江市县乡三级联动,系统梳理乡镇(街道)工作事项,编制履职清单,将平均事项从2147项压减至377项。乡镇(街道)立足自身定位,结合资源优势,精准提炼个性事项融入清单。建立岗位责任清单,推动党员干部照单履职、精准尽责。
“一队管”夯基础“一站救”保平安
8月22日20时许,宁蒗县翠玉乡接到汛情预警后,“一站救”应急救援队伍迅速响应,10分钟内完成集结,30分钟抵达现场。队员们通过无人机航拍和现场勘查,发现某村民房屋上游冲沟积水严重,存在山洪暴发高风险。救援队伍立即启动转移方案,及时排除险情。这次成功抢险是丽江市“一站救”应急队伍在基层发挥作用的生动体现。
针对基层执法“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难题,丽江市推行“机构整合+标准重塑+能力跃升”的综合执法改革。每个乡镇(街道)统一组建不少于5人的执法队,执法服装、办公设备、办公场所均按规范化建设要求配备。以“清单明责—明晰程序—数字赋能—阳光监督”四维改革为抓手,推动基层执法从“粗放管理”向“精准治理”转型升级。加强政策法规培训和实战作训,让执法人员从“专科”向“全科”转变。完善审核、评查、协作、评价、调整五项机制,强化审核评查和执法协作,实现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的转变。
应急响应机制同样实现突破。丽江市通过实行人员、资金、物资、场所、职责“五整合”,指挥、管理、训练、值守“四统一”,进退、培育、考核机制“三健全”的“543”工作法,整合扑火队、基干民兵、气象防雹员等力量,各乡镇(街道)组建“一站救”综合应急救援队,做到“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规范建设应急物资储备点,强化区域资源协同,实现从“分散储备”到“立体保障”的升级。今年汛期,全市依托“一站救”队伍处置险情137起,安全转移群众2008人,牢牢守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底线。(本报通讯员 莫建华 和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