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敖汉旗聚力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 异地有“家” 返乡有为
近日,一场让内蒙古敖汉旗在京流动党员热切期盼的培训班,在北京市海淀区委党校举办,这是敖汉旗在京流动党员服务站挂牌以来第一次线下培训,50余名流动党员欢聚一堂,共叙乡情,共话家乡发展。
近些年来,敖汉旗着力破解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学习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等实际问题,构筑双向共管、云上织网、回馈家乡全链条管理服务体系,让他们异地有“家”、返乡有为。
摸清去向双向共管
“今天流动党员服务站举办线上培训活动,有时间参加的同志请在群里接龙……”敖汉旗在京流动党员服务群里,经常有管理员发布的通知。
着眼破解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问题,敖汉旗常态化开展流动党员“大排查”活动,线上依托“敖组通”数字平台动态更新5100余名流动党员流入流出信息,线下建立“一支部一表、一基层党委一册、一旗一库”的流动党员台账,准确掌握流动党员信息。
构建“流入地+流出地”双向共管体系,在北京市朝阳区、海淀区设置2个敖汉旗“在京流动党员服务站”,注册流动党员318名,建立流动党员之家,通过信息互通、阵地共享、活动联办,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高飞不断线。
云上织网关爱帮扶
敖汉旗将流动党支部建在云端、流动党员连在线上,依托“敖组通”、“敖汉红韵”、“谷乡先锋”等平台,打造“指尖云课堂”,定期推送学习资料,为流动党员量身定制网络培训和微党课,让他们及时学习党的最新方针政策,掌握家乡动态。丰富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形式,举办线上主题党日活动,以VR形式引导流动党员沉浸式参观红色展馆。鼓励流动党员线上交流研讨,举办“今日我领读”活动,1280名流动党员提供领学金句音频,让时时学、处处学成为常态。
“以前参加组织生活非常不方便,现在通过‘敖组通’就能一键报到,感觉很方便。”流动党员魏梦宇说。
设立“一对一”联络机制,敖汉旗确定一名本地党员骨干联系一名流动党员,定期通过微信、电话等形式与流动党员开展沟通交流,实行重要节日、重大变故上门看望慰问制度,健全流动党员关怀关爱困难帮扶机制,主动对接流动党员需求、纾困解难。
搭建平台回馈家乡
古鲁板蒿镇白家店村流动党员李晓东利用在京办企业的经验,主动联系村党总支,回乡创办农业发展公司,采用投资建厂、肉牛养殖、农业种植、务工就业等方式助力家乡发展,累计带动家乡2000余名群众就业。
像李晓东这样的流动党员,在敖汉旗还有很多。敖汉旗紧抓春节、中秋、端午等流动党员返乡探亲休假时间节点,积极开展“我为家乡献一策”活动,邀请流动党员结合所见所闻所学,围绕家乡发展提出具体的、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党支部建立意见建议台账,将采纳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流动党员。目前,共收集流动党员意见建议945条,采纳实施312条,为家乡发展贡献智慧。(本报通讯员 杨天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