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党建工作 > 基层党建 >
党建网 > 党建工作 > 基层党建 >

云南永平县:“三步走”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

发表时间:2025-07-10 来源:党建网

马炳

 

近年来,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坚持以选准用好为根本,通过分析研判、队伍优化、保障激励“三步走”,持续优化提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全面筑牢基层战斗堡垒,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基础人才保障。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分析研判

下沉评估。坚持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分析研判,由县委书记带头、挂钩乡镇第一书记具体负责,派出分析研判组深入村组开展班子运行情况中期评估,从政治素质、带领能力、工作实绩、工作作风、群众评价等方面,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逐一“把脉问诊”,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整顿提升。按照“好、中、弱、差”四个等次,逐村分析研判,找准存在问题,明确弱差村,对标对表逐项提出具体整顿措施,明确责任人、责任单位、整顿提升时限,以“一名县级领导班子成员联村、一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一名第一书记驻村、一个县级以上机关单位结对”的“五个一”挂钩帮带机制推进弱差村整顿提升。能上能下。坚持把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作为建强基层战斗堡垒的首要工程,将分析研判情况作为调整配备、评先评优、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及时调整工作不作为、能力不胜任、群众不满意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建立健全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用人导向。

坚持多措并举,优化队伍结构

选优配足。着力破解农村选人难、留人难问题,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注重在高校毕业生、致富能手、退役军人中选优配强,通过个人自荐、群众推荐、组织选拔等方式多渠道挖掘人才,“一村一簿、一乡一册、一县一库”建立后备人才库,确保每个村(社区)至少储备12名比较成熟的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严格标准。严格落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和村(社区)“两委”成员任职资格县级部门联审制度,会同纪检、政法、公安、法院、检察、信访等部门开展任前“政治体检”,严格把关,对不符合条件人选不予使用。强化监督。健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管理机制,制定《永平县加强村干部队伍管理办法(试行)》《永平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考核办法(试行)》,强化日常管理、考核评价,将考核结果与评优选先、绩效报酬及政治待遇相挂钩,实现以制度立规矩管作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坚持多维保障,激发干事活力

实战实训强本领。健全“省州示范培训+县级重点培训+乡镇兜底培训”体系,每年开展轮训,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互动研讨,帮助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提升带富能力和治理水平。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采取“实地观摩+现场交流+擂台比武”形式,让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在田间地头、城市街道、项目建设一线学习产业发展良策、基层治理妙计、攻坚克难巧思,不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本领。关心关爱激活力。严格执行村级组织“大岗位制”,开展社区专职工作者职业体系改革,建立村干部岗位补贴和社区干部生活补贴长效机制,探索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办法,由县级统一购买干部意外险,切实提高待遇保障。同时,拓宽晋升渠道,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班子成员、考录乡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并推选优秀者担任“两代表一委员”,着力激发和调动工作积极性。松绑减负提效能。着力破解资源“有限性”和任务“无限性”困境,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制定《永平县村级组织工作事项准入制度(试行)》,清理挂牌1153块、不应出具证明事项78项,严格督查检查考核计划备案,2024年起乡镇对村不再有考核事项,真正让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实现从“忙事务”到“重服务”转变。

(作者单位:中共永平县委组织部)

网站编辑:白梦洁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