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专题 > 理论研讨会 >
党建网 > 专题 > 理论研讨会 >
张玉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意义
发表时间:2024-10-08 来源:党建网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意义

张玉茹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理论,伟大理论指引伟大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

  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发展的重大成果

  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样的原则、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激活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时代生命力;在文化领导权、文化主体性、新的文化生命体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阐述了文化作为“精神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注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的作用,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实现提供精神支撑;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两个结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提供方法论支撑。

  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习近平文化思想逻辑严密、体系完备,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新时期的发展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概括了“九个坚持”的规律性认识,在2023年6月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了文化建设方面的“十四个强调”,在2023年10月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提出了“七个着力”的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

  指引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阐述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经济工作等各个领域工作的辩证关系,强调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其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另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将文化自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支柱,将文化建设摆在了工作的首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些突显了文化在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过程中所发挥的基础性、内在性、先导性和持久性功能,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也为新时期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为推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中国智慧

  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的思想,面对各个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提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思想,并提炼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习近平文化思想认为,文明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应该尊重每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努力搭建文明交流的渠道和平台,“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致力于化解矛盾解决争端,破解文明话语霸权主义,谋求世界和平和普遍安全;面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地区冲突等一系列挑战,秉持全球观,主张国家的事要靠人民自己处理,世界的事要靠各个国家共同协商;倡导建立新的国际秩序,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推动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国际关系。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全球走出治理困境提供了新思路,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贡献了中国智慧。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站编辑:王寒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