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
6月15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围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主知识体系等重要战略命题,来自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史文献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出发参与研讨。会议由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李冉在致辞中表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与探索,要以学术创新能力为依托,构筑起符合中国现实国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最终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形成自身特色与体系化优势。李冉介绍了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建设情况以及对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探索。
会议四个阶段的主旨发言均围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主知识体系等重要命题进行了深入阐释。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本次研讨会极具建设性。应当重点关注核心概念提炼,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自主知识体系,积极回应现实关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以实事求是、守正创新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推向新的高度。

开幕式上还推介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金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校长郑承军、武汉大学外国语文学学院副教授周家斌主编的《思索与对话——英国左翼学者学术谈话录》。据介绍该书是记录英国23位左翼学者学术贡献、完整展现其走向马克思主义“心路历程”的力作。(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孟歆迪)
来源 | 光明日报客户端
网站编辑:王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