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专题库 >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
党建网 > 专题库 >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
湖南师大学子深入隆回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新路径
发表时间:2025-07-29 来源: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28日讯(通讯员邬雨嫣刘美萍翟娱颉)近日,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文韵铸魂,数智兴乡”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湖南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滩头镇等地,开展为期两周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秉持传承文化根脉、服务乡村振兴的宗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为主题,通过深入实地调研、支教助学及家庭教育指导,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创新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路径。
隆回县地处湘西南山区,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宝库,境内保存着花瑶挑花、呜哇山歌、滩头木版年画、手工抄纸等珍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虎形山瑶族乡作为“中国花瑶第一乡”,更是花瑶文化的发源地和集中展示区。
调研期间,实践团与虎形山瑶族乡政府部门开展座谈交流,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措施和发展规划;先后实地踏访崇木凼村、白水洞村、草原学校、滩头镇等地,深度对话花瑶挑花代表性传承人奉娟花、扎染代表性传承人米兰、滩头年画代表性传承人尹冬香、手工抄纸代表性传承人李志军等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了解老一辈匠人的文化坚持与传承使命。通过实地走访与深度访谈相结合,全面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发展现状以及传承保护中遇到的现实难题。
调研发现,当地在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商"、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融合、数字文旅等多元化发展模式的同时,也面临日益凸显的人才短缺、年轻人参与度不高、数字化传播手段单一等问题,制约着传承范围的扩大。队员们深刻认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数字化传承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积极探寻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创新路径。
此外,实践团还响应政策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向阳花”行动,在草原学校开展网络素养教育和民族文化体验课程,在香山村推广亲子阅读指导和安全教育,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提升当地青少年数字素养和家庭教育质量。
实践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实践活动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团队将充分发挥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和出版学科优势,运用数字出版技术、短视频制作、新媒体运营等专业技能,构建“数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新模式,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让花瑶挑花、滩头年画等传统技艺在互联网时代重新绽放光彩,为乡村文化振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注入青春动力。
网站编辑:张璋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