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专题库 >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
党建网 > 专题库 >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
“强国青年说”:这场宣讲让理论“种草”,让真理更“甜”
发表时间:2025-05-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山东新闻5月2日电(张孝鹏)近日,青岛大学剧院内座无虚席,这是2025年“‘青’说报国志共赴奋斗行——强国青年说”主题宣讲活动现场。青年领航讲师团的师生们分别以《中国式浪漫》《冰山上的守护者》《22床的故事》等为主题,讲述了中国人的浪漫、三代“帕米尔雄鹰”的戍边精神、母爱与生命价值的探索等内容,通过体系化宣讲、通俗化阐释、故事化解读,引导广大师生坚定对传统文化的信仰、对民族共同体的信念、对复兴伟大中国梦的信心。
 
一个大舞台,浸润师生心田
一位位理论扎实、擅长宣讲的辅导员、本科生、博士生、退伍大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在2025年青年领航讲师团这面“旗帜”下集结,构建起青年“强磁场”,激发了青年“高能量”,发出他们的时代强音,让年轻人“站C位”,宣讲力量才能变“大”更变“强”。
一场场集体读稿会、一次次分组试讲,以及直面问题抽丝剥茧的一对一诊断、复盘……导师团细致深入的传帮带让青年宣讲员们脱胎换骨,找到了宣讲“正确的打开方式”。
为了将理论讲出真情实感、讲出“青年味道”,学生宣讲员们立足朋辈视角,从自身经历与身边人故事出发,精心打造“定制”式话题。如今,每一名宣讲团成员都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打造出理论宣讲的强大IP。
 
一个大课堂,激发“情感开关”
理论宣讲,到底是在讲什么?“站在讲台上讲述生命与母爱的真谛,深感医者使命与青年担当的双重重量。在胎心监护曲线与检验报告单组成的科学世界里,始终跃动着超越生命本能的炽热光芒。作为医学生,我们是医学知识的传承者;作为青年讲师,我们更是生命教育的播种人。”青岛医学院2024级妇产科学博士单玉萍分享了心中的答案。
舞台下,现场观众跟随辅导员讲师王尊在中国式浪漫中探寻文化的积淀和文明的守护,无论是含蓄表达的起点,还是守护传承的延续,中国式浪漫,悄然进入观众心中,流转传递至师生群体,要将个人命运刻进血脉山河,华夏子孙接续传承,从未停止。
40年前,J121第一次完成海军远洋护航的任务,第一次穿越西风带,第一次让五星红旗飘扬在南极上空……情景思政《梦想的远征》通过“宣讲+表演”的表现形式,成为激发民族自豪感的“情感开关”。当学生沉浸式置身于历史的长镜头下,他们会不自觉地追问:如果是我,能否在20岁去往南极?面对一片未知,敢不敢做实现“从0到1”的攻坚者?这种代入式思考,便让南极精神变为了可“触碰”的生命体验。
相隔千年,见字如面,现场观众沉浸式聆听文物的声音。每件文物皆为时代的印记,透过它们,现场青年学生跟随学生讲师许晓娜,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回望,遇见文明的起点,窥见华夏民族的传承,感受历史的厚重与真实。
一段段不同题材、形式新颖的青春故事,一个个牢记嘱托、接续奋斗的青年实践,向观众呈现了充满信仰之力的“大思政课”。
 
一个大平台,寻找“意义坐标”
一次宣讲,何以触动青年心灵,激发师生力量?“回家,从来不只是推开一扇门,而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向往。”辅导员讲师王嘉伟在《回家》中,用边防战士焦立名“待我回家”的承诺、华裔英雄金无怠“代我回家”的遗愿、志愿军烈士遗骸荣归故里的荣光,串联起个体命运与民族复兴的同频共振,最好的归途是带着整个民族向星辰大海进发。当宣讲尾声响起“此心安处,即是吾乡”时,台下许多观众已眼含热泪。
辅导员讲师张晓涵在《明月照征程》中,回溯中国探月工程的“千年飞天梦”,让万户的航天理想与嫦娥探月的科技壮举穿越时空相遇。探月的征程,我们是开拓者,世界是见证者!代代科研人,断断车辙印,冉冉中国旗!这是对科学梦想的不懈追求,也是对国家航天事业的深情奉献。
在祖国西部边陲,有一曲传唱三代的忠诚礼赞;这是跨越70余年的生命接力,是三代雄鹰用脚步在5000多米雪原烙下的中国印记!新疆维吾尔族学生讲师阿布都拉·木塔力甫围绕三代戍边人民族团结故事的历史担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青年使命开展理论宣讲,激发台下学生要让青春成为跳动的火种,点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光芒。
网站编辑:张璋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