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专题库 >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
党建网 > 专题库 >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
西藏自治区党委党校驻江达县江达镇汪巴村工作队:理论宣讲“响”起来 为民服务“暖”起来
发表时间:2025-02-08 来源:中国西藏网

连日来,西藏自治区党委党校驻江达县江达镇汪巴村工作队以村民冬季农闲为契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载体,采取集中式、分散式、面对面等宣讲方式,扎实开展理论政策宣讲和志愿服务活动,用小故事宣讲大政策,从小视角观察大发展,切实做到理论宣讲“响”起来,为民服务“暖”起来,激发群众的情感共鸣,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声”入万户、温润民心、凝聚合力。

建队伍,讲得好,推动基层宣讲实践常态化。驻村工作队积极响应构建“党员干部讲决策、专家学者讲理论、青年学生诵经典、基层百姓讲故事”的多元宣讲矩阵体系,专门成立了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既从村干部、志愿者、党员模范等群体中选取“正规军”,又从致富带头人、外出经商务工人员、返乡大学生中组建“游击队”,从身边人、微小事入手,形成“人人都是宣讲员”的良好氛围。用好用活汪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人大代表之家等阵地,让党的声音传遍千家万户。“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汪巴村驻村工作队队长、选派第一书记谢会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立足小切口,结合身边人、身边事,运用乡亲们听得懂的方式,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的重点任务为群众进行了详细解读,加深大家对最新改革措施的了解和掌握。宣讲现场,干部群众积极参与,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凝聚了共识,促进了干群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增进了相互理解和信任。

拓阵地,讲得活,推动基层宣讲载体丰富化。通过创新“宣讲+”模式,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惠民政策等主题,将宣讲工作重心下移,延伸宣传触角,融合理论与实践,不断优化宣讲方式,采取分众宣讲、分类推进的形式,将讲政策与办实事有机结合。推出“幸福来敲门”行动,驻村干部采取入户宣讲,“面对面”把理论讲透,“零距离”答疑解惑,确保宣传教育到人、管用、有效、全覆盖。牢牢把握群众需求这个关键,精准设计移风易俗、看病就医、医保、养老、预防网络诈骗、森林防火等一批“小而精”的宣讲课程,用百姓话说百姓事,以“小视角”讲透“大主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惠民政策传播到千家万户,让群众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作为一名基层宣讲员,我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宣讲水平,用通俗易懂、接地气、有温度的语言,话家乡、谈变化、讲政策、促发展,让群众听得懂、感兴趣、有收获,让理论宣讲厚植基层、落地生根。”汪巴村党支部书记泽仁加措说。

塑品牌,讲得精,推动基层宣讲品牌体系化。在宣讲期间,宣讲员结合群众日常生活,用“小切口”诠释大道理,把政策解读与群众生活变化结合在一起,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说群众关心的事,讲大家爱听的理,使宣讲更加生动形象、贴近群众,不断引领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同时,聚焦冬季民生安全,详细讲解冬季用火、用电、用暖和交通安全知识,增强群众安全意识与自保能力。

学起来、讲起来、用起来……汪巴村宣讲工作全面铺开、遍地开花,在会议室、在村委会院子里、在农户家、在护林员值班室,群众在哪里,“讲台”就搬到哪里,宣讲阵地就延伸到哪里,既宣讲理论激活群众思想教育,也了解并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发挥出基层宣讲在弘扬文明新风、助力基层治理上的强大作用,让群众在交流中学到知识、得到教育、受到启发。创新宣传形式,组建“汪巴村文艺演出队”“汪巴村篮球队”等,通过文艺演出、体育比赛、诗歌朗诵、普法活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出了一系列冒热气、接地气的理论宣讲作品,让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既能更好地走进群众、赢得群众,又能有效赋能乡村振兴,打造文明幸福新汪巴。截至目前,已举办相关活动50余场次。“想想咱们以前的村容村貌,真不敢想现在村里能有这么大的变化。驻村工作队帮我们修建了桥和涵洞、实施了饮水工程,办了很多实事好事,相信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生活的大变化看在眼中轰轰烈烈,身边的小变化感受起来更是真真切切。驻村干部在走访入户中,与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共同畅谈着村里的美好变化。

网站编辑:张璋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