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深圳市龙华区委宣传部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核心地带。近年来,龙华区从“壮大宣讲力量、创新宣讲方法、完善宣讲机制”三方面入手,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龙华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障。
壮大宣讲力量,培养宣讲工作精兵强将
龙华区精心打造特色宣讲队伍,通过开展理论宣讲比赛、“以老带新”、选聘等方式挖掘选拔宣讲人才,培养了一批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的基层宣讲骨干,奏响理论宣讲“大合唱”。
积极动员社工力量。动员全国道德模范、广东省最美志愿者、一线青年支教教师、少儿阅读公益推广人、社区工作者等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组建深圳北站社区“闪亮的日子”宣讲团和龙华区志愿者宣讲团,讲好社区基层治理的生动故事,增强宣讲的亲和力、感染力。
积极培养青年力量。面向青年群众,策划开展“时代青声”龙华区青年宣讲团讲师培训计划公益项目,挖掘培养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青年宣讲师,不断壮大龙华区青年宣讲人才库。面向年轻干部、党员组织开展“学习贯彻二十大砥砺奋进新征程”党的二十大精神基层理论宣讲大赛等宣讲活动,组建“理论宣讲面对面”宣讲团、龙华区“挺膺宣讲团”等青年宣讲队伍,结合工作实际宣讲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赤诚、对信仰的坚定,让宣讲更有朝气。
积极发动模范力量。充分发挥模范典型在群众中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自强模范、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张莹莹,结合自己的成长和创业助残经历,成立“张莹莹·雨燕残疾人关爱宣讲团”。中国好人孙卓清、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邵干才、全国劳动模范李明权等先锋模范联合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团,广泛开展理论宣讲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两新组织”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千家万户。
积极发挥教师主力军作用。将思政教育资源与文化阵地资源深度结合,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系列宣讲,连通区内党员教育、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资源,打造包含红色革命、蓝色科技、绿色生态文化在内的20条精品路线,让学生们在“行走”中立强国志、塑爱国魂、凝报国心。打造“李晓桃红领巾宣讲团”,与来自新疆、宁夏等7个省、自治区的16所学校共同创编《红领巾心向党》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歌谣,以“儿童化”的视角讲好党的奋斗故事。
积极吸收企业精英力量。依托龙华产业大区优势,广泛吸收一批企业精英加入宣讲队伍,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和创业经历,深入解读“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低空经济”等党的创新理论,展示和演绎新形势下龙华区经济发展成果,提振发展动力。
创新宣讲方法,促进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龙华区充分发挥资源、阵地、平台优势,突出“差异化、分众化、互动化”特点,在宣讲内容、宣讲形式、宣讲平台上下功夫,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开展主题宣讲,推动基层理论宣讲入耳入脑入心。
丰富宣讲内容,让宣讲工作有“理”有“料”。紧扣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群众需求与宣讲人特长,让专家学者讲生产安全,金牌HR讲用工政策、劳资纠纷,道德模范讲身边故事,社工群体讲社区服务保障……在服务群众中凝聚群众,让群众坐得住、乐意听、记得牢,增强宣讲的实效性和感召力。在宣讲中融入龙华本土的红色文化、时尚文化、客家文化、奋斗文化,打造《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历史讲解》《奋斗,是青春最美的底色》《在做好一双鞋的路上步履不停》等宣讲课程,增强宣讲的生动性和亲和力。
创新宣讲形式,让宣讲活动出“新”出“彩”。创新打造深圳首部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的浸润式宣讲剧——《向往的幸福》,以情景表演、说唱、合唱等艺术形式,将长者食堂、青年创业政策、全国医保异地报销、乡村振兴建设等基层治理的典型事迹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成果融入剧中。打造“政务+直播”宣讲形式,建立“云端送政策、直播解难题”新模式,实现政企政民互动“零距离”。推出原创歌曲《最好的时代》、数来宝《底线》等文艺作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龙华区通过不断丰富宣讲方式,寓教于乐,让群众对理论学习与落实可感知、深体会、乐参与。
打造多元平台,让宣讲阵地向“多”向“好”。积极打造线下宣讲阵地,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学习强国”线下体验空间等成熟宣讲阵地,开拓清湖老村“大榕树下”、华联社区“老班长工作室”等小微宣讲站点,并融合龙华区红色地标,面向群众灵活开展宣讲活动。积极打通网上宣传阵地,精心制作《城市书房为奋斗赋能》《文脉赓续,弦歌和鸣》《古村新韵》等理论宣讲微视频,在微信朋友圈、公众号、视频号等社交媒体平台中形成多轮再传播效应,壮大传播声势,提高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完善宣讲机制,推动理论宣讲常态长效
龙华区按照常态化、长效化的原则,探索建立了工作指导、人才储备、品牌推广等新机制,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推动基层理论宣讲走深走实。
建立工作指导机制,形成高效有序的宣讲工作体系。始终将理论宣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主要领导亲自抓,领导干部带头讲,各街道、各单位积极参与,打造上下联动、梯次推进的工作态势。围绕党的二十大等重大主题召开座谈会、部署会、示范宣讲会,总结部署宣讲工作,始终把牢理论宣讲的政治方向,确保理论宣讲“不跑调”“不变味”。
建立人才储备机制,打造群众喜爱的宣讲队伍。聚焦不同街道的区域特色、不同部门的专业属性,从行业专家、社区工作者、道德模范、民间文化爱好者等群体中,挑选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的人才壮大宣讲力量,动态搭建宣讲人才库,组建特色宣讲队伍,打造“一街道一品牌”的宣讲格局。
建立品牌推广机制,营造重视宣讲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全要素融媒矩阵作用,用好报纸、电视、广播、网站等传统媒体和微信、抖音等新媒体,积极联动上级媒体,对特色宣讲活动进行宣传报道,推动基层理论宣讲“破壁出圈”,不断扩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