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精心组织、分类指导、深学细悟,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深学细悟,把强素质、提修养作为出发点落脚点
聚焦解决纪律规矩意识不强、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入脑入心不够等问题,赛罕区依托常委会研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坚持把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强化学习培训。常态化组织开展读书班、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警示教育会、主题党日等活动。区级层面组织领导干部讲纪律党课;各党委、党工委、党组对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等重点对象开展警示教育、纪律培训;基层党支部开展集中学习和主题党日等活动,使全区党员干部全面理解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切实增强纪律意识。强化宣传教育。在融媒体客户端开设 “图解纪律处分条例”栏目,对新修订的《条例》分章节、分层次、分内容进行解读,加强宣传阐释,增进党员干部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以案为鉴,把强震慑、固防线这根弦绷得更紧
赛罕区把典型案例作为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的“活教材”,运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忏悔录,结合身边人身边事,进行深刻剖析,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反面典型教育。分领域建立警示教育案例库,全面梳理2021年以来处分党员干部案件,按照案件发生地区、单位分类汇总,精选出典型案例,为各地区单位量身定制一本“案例册”。定期开展典型案例通报,在集中性纪律教育期间,对违反党的“六大纪律”典型案例进行一月一通报。现场教育感悟。依托赛罕区廉政教育基地、家风馆等重要场所,组织党员干部集体聆听讲解,观看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和实物,进一步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防线。
学以致用,把强作风、守纪律作为检验成果的“试金石”
赛罕区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转变作风的有效举措,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三项工作上形成合力,一体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聚焦民生痛点难点和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开展集中整治。紧盯教育、医疗、营商环境、生态环保等领域,推动解决民生实事。区教育局解决了寄宿制学校食堂饭菜质量差、分量不足、卫生环境差等问题;区医疗保障局解决了部分医药机构采取药品价格虚高、医保基金流失等问题。聚焦为基层减负,整治形式主义和不正之风。建立全区发文统计联系机制,按季度对各地区各部门收文发文办理、整理归档等程序进行动态监测,优化公文运转流程。制发《赛罕区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工作方案》,明确监督管理主体,排查清理优化整合一批作用不大、职能重叠的面向基层单位建立的工作群。聚焦作风建设,优化干部队伍。进一步完善依岗选人、依事择人的工作机制,优化调整配备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干部。突出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对村“两委”及监委会成员进行届中评估考核,依据考核结果,不合格人员予以清出,基本合格人员给予批评教育、扣发减发报酬等处理。分析社区班子成员抓党建、抓治理工作成效,找出问题不足,并按照“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提出综合评定意见,督促村社区干部提高履职自觉性和主动性。
(作者单位:中共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