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专题库 > 《党建》杂志 >
党建网 > 专题库 > 《党建》杂志 >

以铁规矩锻造好作风

发表时间:2025-11-03 来源:2025年第11期《党建》杂志

周远 冯帆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规矩是行为的标尺,是作风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落实作风建设政治责任,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以铁规矩锻造好作风,推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为民造福。”这一重要指示,为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完善制度、明确边界。铁规矩之所以“铁”,就在于其界限分明、约束坚决。它不是可以随意变通、打折扣的“软约束”,而是清晰具体、没有模糊地带的“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严肃查处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坚持立规明矩,聚焦调查研究、会议活动、文件简报等关键领域,对作风建设作出一系列明确规定,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实践证明,铁规矩要真正立得住、管得住,必须突出精准性和针对性。要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紧盯干部作风问题易发多发的风险点,把“不能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讲清楚、说明白,推动规矩细化实化具体化,让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坚持执纪必严、违纪必究。“令在必信,法在必行。”铁规矩的生命力和权威性在于执行,缺乏刚性落实,再完善的制度也易流于形式,成为“纸老虎”“稻草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切实把作风硬要求变成硬措施、让铁规矩长出铁牙齿”。过去一些地方和部门作风问题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制度规矩执行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要强化全方位监督,把党内监督和人民监督结合起来,重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前哨”作用,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要严肃追责问责,对违反党规党纪的行为,既要追究当事人责任,也要追究监管责任,真正做到失责必问、问责必严,问责一个、警示一片。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鲜明信号,对违规违纪行为露头就打,真正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使铁规矩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坚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必须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改进作风问题上,我们不能退,也退不得,必须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推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得到贯彻落实。要把作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加强党纪学习教育,经常性开展警示教育,强化日常管理监督,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要把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和抵腐定力,永葆清正廉洁政治本色,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党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陈蓉)

网站编辑:王博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