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塑造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田卫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旅融合前景广阔,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山东省德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着力推动文旅体商融合发展,持续释放举办2025山东省文旅大会溢出和引流效应,加快塑造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强化规划统筹,优化文旅发展布局
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强化系统谋划和科学布局,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明确发展定位。立足连接鲁冀、畅达京津的特殊区位,瞄准300公里半径范围内1亿多人口的客源市场,着力打造鲁冀边界区域消费中心城市、京津冀鲁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全市接待游客中40%以上来自京津冀地区。优化发展布局。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山东省“四廊一线”布局,重点打造“齐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乐陵影视城、主城区大运河文化展示中心”3大重要支点,形成“南齐河、北乐陵、中间有个德州城”串点连线带面的全域旅游格局。乐陵影视城“影视沉浸、打卡乐陵”文旅消费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影视拍摄演艺化、文旅体验剧情化”新玩法。整合文旅资源。重点打造黄河、大运河生态文旅廊道,贯通水网、路网、绿网,联动9城30镇,深度挖掘黄河文化、运河文化、大禹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推出游原真运河、览黄河风光等17条主题旅游线路,实现景区联动、线路联通、产业联盟,让分散资源实现“聚沙成塔”,提升旅游吸引力。
强化项目支撑,夯实文旅产业基础
紧紧扭住文旅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坚持市场化运作,加快完善产业体系,丰富文旅产品供给,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狠抓文旅专题招商。借势借力山东省文旅大会成功举办的热度,瞄准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全力招引头部文旅企业。文化和旅游部在德州举办精品产业项目对接交流活动,12个重点文旅项目正式签约。狠抓文旅重点项目。扎实推进43个重点文旅项目,坤河文旅项目即将建成运营;九龙郊野公园等13个重点文旅项目建成投用;乐陵影旅融合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坤河国际酒店、希尔顿惠庭酒店等14家高端酒店相继投用或正在建设,文旅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营收均实现连续3年翻番。狠抓文旅市场主体培育。实施“百企领航”专项行动,用好“两新”政策,强化金融赋能文旅产业力度,常态化搭建银企合作桥梁,加快推进景区焕新、设备更新、产品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文旅产业“活起来”。
强化场景培育,丰富文旅融合业态
顺应文旅消费个性化、体验化趋势,坚持“一场体育赛事就是一个景区、一台音乐会就是一个景点、一部影视剧带来一批流量”的理念,推动消费跨界融合,培育德州文旅独特卖点。塑造“影视旅游”新场景。借助乐陵影视城破圈效应,推动夏津温泉小镇、宁津中华传统家学文化园等景区引入影视制作团队,协同打造北方影视产业集聚区,延伸影视IP价值。2025年“跟着电影去旅游”活动全国启动仪式在德州举行。塑造“体育旅游”新场景。发挥5个国家级体育基地及体育器材制造产业优势,常态化举办马拉松、钓鱼、冰雪运动等特色比赛,承办全国自行车赛等体育赛事,成为中国板式网球推广试点城市、山东省冰雪运动基地,连续2年举办德州运河马拉松赛,跻身中国田径协会A1类赛事和省级重点赛事,120余家企业参与“乐享消费‘德BA’票根惠民”专项活动,拉动周边消费额增长20%。“赛事+”“体育+”成为德州文旅新时尚。塑造“商业旅游”新场景。坚持景区与商圈联动打造,盘活利用旧厂房等闲置资源,重点培育德百589街区、德工文创园等15个商旅融合集聚区,董子文化街创建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塑造“演艺旅游”新场景。大型杂技剧《山水国潮》晋京展演,大型舞台剧《大河上下》《禹城大战》成功上演,新青年音乐节吸引全国6万余名乐迷来到德州,带动餐饮业营收额同比增长51%。塑造“文玩旅游”新场景。推动大运河古玩城提档升级,加强与北京荣宝斋、潘家园的交流合作,拓展鉴定、拍卖、文创等新业态,持续擦亮“有点闲、有点钱,德州运河淘古玩”城市名片,德州古玩城成为全国重要的古玩交易集散地。塑造“会展旅游”新场景。实施“一县一品牌一展会”模式,天衢国际会展中心展览中心、会议中心及绿色城市客厅等正式投用,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四季家博会(德州站)、2025齐鲁秋季车展(德州站)等活动。举办京津冀鲁体育用品、德州味等展会,全力打造北方会展名城。
强化策划引流,提振文旅消费热度
通过丰富活动、拓展客源、加强宣传等形式,多维度激活文旅消费,打响德州文旅品牌。丰富文旅活动。坚持“县县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瞄准重要节点,精心策划推出8大主题100多场重点活动,举办“光影魅力·跟着影视游德州”、“黄河·运河文化——乡村好时节”、美食促消费“运河大集”等活动,全面激发文旅消费潜能。抓好引客入德。主动融入京津冀、济南都市圈旅游协作,广泛拓展客源,建立景区与旅行社之间长效合作和分享机制,加强与携程、途牛、抖音等平台深度合作。开展“德州人游德州”“让老乡常回家看看”等活动,配套景区联动、景区套票等优惠政策,推动“文旅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加强宣传推介。发挥网络大V及“德州文旅”抖音号、微信视频号、小红书账号等新媒体宣传引流作用,开展“好客山东 德行天下”旅行社踩线活动,参加2025“Passion山东 青春之旅”主题推广活动等,加强特色景区景点宣传推介力度,提升德州文旅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强化市场保障,提升文旅服务质效
积极构建“主客共享、快进慢游”服务体系,让游客在德州慢下来、留下来、还想来,着力营造一流的文旅市场环境。让游客“便捷游”。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重要景区三级以上公路全覆盖,完善景区内部骑行专线、人行步道及服务驿站、停车场等设施。建设文旅大数据中心、游客公共服务平台、综合监管平台等“一中心两平台”,推动智慧交通与智慧旅游深度衔接,发布德州全域旅游地图和智慧旅游导览系统,实现“一部手机游德州”。让游客“舒心游”。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无障碍、适老化等设施建设,打造休闲度假型酒店集群,发展汽车营地、露营帐篷等住宿业态,建设“友好型”旅游景区度假区。让游客“放心游”。开展文旅消费护航行动,对景区精细化管理、全链条管控,严格落实“普法+执法”式监管,畅通旅游投诉举报渠道,实现市场监管覆盖率、游客意见及时办结率、移动执法抽查率“3个100%”。
(作者系山东省德州市委书记)
(编辑:孙进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