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强根基 筑牢西北米粮川
宁夏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宁夏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努力把宁夏农垦建设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国家队、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
政治引领强根基,把准国企发展“定盘星”
集团党委始终坚持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为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提供坚强保证。把牢“方向盘”。坚决贯彻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实施“政治引领”提质行动。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粮食安全等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出贯彻落实意见188条。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按期完成党组织换届工作,先后修订完善党组织前置研究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三重一大”决策管理规定等181项制度,集团及所属二、三级企业全部实现“党建入章程”,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推行“一肩挑”。拧紧“总开关”。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实施“思想铸魂”提质行动。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党章党规党纪专题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教育培训,抓紧抓好干部职工理论学习。打造“垦地有声”“田间党课”“车间微宣讲”等宣讲品牌,举办各类宣讲活动200余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开展“红色农垦、凝心铸魂”活动,充分利用农垦展览馆、场史馆等红色资源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将党员教育同企业经营发展紧密结合,以劳模事迹分享会等形式教育激励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农垦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织密“责任网”。建立“党委定标、支部领题、党员践诺”三级责任清单,召开年度党建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将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党组织书记述职、“一把手”述责述廉等内容。制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重点任务清单,结合集团实际制定政治引领、组织建设、公司治理、选人用人、监督考核等5个方面16项重点任务,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构建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考核评价体系,围绕组织力、生产力、创新力三大维度设置6项量化指标,建立“双融双促”责任捆绑机制,确保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组织赋能激活力,锻造攻坚克难“先锋队”
集团党委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着力抓基层、打基础,切实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劲动能。夯实基层基础。创建“党旗红、产业兴”党建品牌和102个特色子品牌,形成“一企业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工作格局。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六有”(有场所、有设施、有标识、有制度、有资料、有载体)党支部在垦区全覆盖,进一步规范组织设置、严格组织生活、完善工作制度。编制《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指导手册》,指导帮助党务工作者按要求开展工作。常态化开展互观互学互评互促观摩交流活动,推动形成“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良好工作氛围。建立党务工作答疑机制,定期收集基层党组织的实践难题进行集中答疑,形成“问题收集—集中会诊—统一解答”工作闭环。建强人才队伍。认真贯彻落实国有企业好干部标准,实施“人才兴企”提质行动。打造干部培养“沃土工程”,筛选100名优秀中青年干部进行重点培养。选派年轻干部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在农场牧场开展“互帮互挂”,为年轻干部成长搭建平台。全面推行管理人员竞聘上岗制度、末等调整与不胜任退出制度,形成“上岗靠竞争、收入凭贡献、提拔看业绩”的良好导向。拓宽引才渠道,优化人才结构,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央企国企引进复合型人才,柔性引进中科院、上海交通大学等一流院校专家学者。设立2个院士工作室,合作共建3个博士工作站,组建产业高质量发展智库,促进产学研加速融合。净化政治生态。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集中开展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加大内部巡察工作力度,深化“宽、粗、浅、虚、懒、奢、腐、慢”顽疾专项治理。紧盯关键领域和重点岗位,严惩靠地吃地、靠企吃企腐败问题。广泛开展廉政文化进农场牧场、进管理片区、进生产车间“三进”活动,大力推广“家风助廉”行动,教育党员干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聚焦主业显担当,打造融合发展“新标杆”
集团党委紧扣主责主业实施“党建赋能”提质行动,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改革破题,推动企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产业发展提质效。建立“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作用发挥在产业链”工作机制,组建党员先锋队27支,设立党员示范岗163个,划分党员责任区51个。通过党员带头示范、支部引领攻坚,垦区公管公种土地面积从2022年的不足5万亩增加至2025年的31万亩,籽粒玉米亩产从874公斤提高到900公斤,粮食产量实现稳步增长。种子基地面积从2022年的2.5万亩增加至2025年的4万亩,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20多个。建成18个规模化智慧牧场,奶牛存栏达15万头,单企养殖规模位居全国第四。开发红色研学、农业观光等新业态,集团下属的宁夏沙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农垦玉泉国际葡萄酒庄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科技创新结硕果。组建19支青年党员创新攻关团队,引导青年党员在改革发展中冲锋在前、攻坚克难,最大限度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实施“百千万”产能提升工程,累计实施农业技术推广示范项目48个,推广面积11万亩,攻克盐碱地治理、胚胎移植技术精进、良种繁育体系完善、疫病防控能力提升、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技术难题40余项。挂牌成立国家奶牛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分中心,搭建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3个创新平台,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14项。深化改革增动能。统筹谋划改革重点,构建垦区综合改革方案体系。整合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决策事项,健全完善权责清单,进一步厘清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率先建成全区首个国企财务共享中心,实现二、三级企业133个账套集中管理、统一核算。深化农垦内部业务相同、产业相近子公司专业化整合,推进企业内部优势资源向核心产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执笔人:刘学恒、王泽堃)
(责任编辑:武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