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专题库 > 《党建》杂志 >
党建网 > 专题库 > 《党建》杂志 >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发表时间:2025-10-09 来源:2025年第10期《党建》杂志

王孟秋

 

当干部就是要干事,就是要创造业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造业绩,必须解决好为谁创造业绩、创造什么样的业绩、怎样创造业绩的问题,也就是要解决好政绩观问题。”党员干部要时常扪心自问、躬身自省,检视自己是否解决好了“为谁创造业绩、创造什么样的业绩、怎样创造业绩”的问题,时刻警惕政绩观“跑偏”“变异”,从而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正确的政绩观。

坚持为民造福,解决好“为谁创造业绩”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最重要的政绩;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牢记创造业绩的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为党和人民干事创业上。但在实际工作中,有少数党员干部在追求和创造业绩的过程中,存在重“上级”轻“群众”、重“显绩”轻“潜绩”、重“包装”轻“实效”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主要在于他们对“为谁创造业绩”的认知出现了偏差,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坚持利民惠民,解决好“创造什么样的业绩”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多创造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业绩。当前,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坚持高质量发展是领导干部政绩观的重要内容。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做到不贪一时之功、不为一事之誉,不贪大求洋、哗众取宠、投机取巧,不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劳民伤财。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坚持真抓实干,解决好“怎样创造业绩”问题。干部干部,干字为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员干部必须真抓实干,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敢作敢为、善作善成。当然,干事业绝不是盲干蛮干,应当会干能干。要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强化系统思维和科学谋划,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创造业绩离不开坚强党性支撑,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党员干部要通过严格的党性锤炼,自觉涵养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处理好大我和小我的关系,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和个人抱负、个人利益的关系。要注重强党性和增本领相结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不断提升政治能力、理论素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本领。

(责任编辑:陈蓉)

网站编辑:王博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