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专题库 > 《党建》杂志 >
党建网 > 专题库 > 《党建》杂志 >

永不褪色的英雄战旗——记陆军第82集团军某旅“刘老庄连”

发表时间:2025-10-09 来源:2025年第10期《党建》杂志

张圣涛 桑英豪 李佳豪

 

刘老庄,一个坐落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的普通小镇,却因82年前发生在这里的一场惨烈战斗,而被世人铭记。

1943318日,为掩护根据地群众和党政领导机关安全转移,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四连82名官兵在刘老庄与数十倍于己的日伪军战斗,最终82位勇士全部壮烈牺牲。战斗结束后,当地为勇士们修建了墓碑,并选送82名优秀青年重新组建该连,这支英雄连队被命名为“刘老庄连”。

进入新时代,“刘老庄连”坚持用习近平强军思想建连育人,发扬“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连魂”精神,出色完成跨区演训、国庆阅兵、国际维和、抗洪抢险等重大任务,不断续写英雄连队新的传奇。

20259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阅兵式中,“刘老庄连”的英雄传人高擎战旗、列阵方队,以崭新的姿态光荣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从“捅弯的枪管”到“26枚红手印”——

在荣誉室中品读不变的赤诚

在“刘老庄连”荣誉室内,陈列着一件特殊的藏品——捅弯的枪管。

“在刘老庄战斗中,面对潮水般涌来的敌人,连队八十二勇士不退半步,像钉子一般死死铆在阵地上,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而这支步枪的枪管,就是前辈们与敌人贴身拼刺刀时捅弯的。”连史讲解员、中士张宇航在讲起这件文物背后的故事时,眼里常泛着泪花。

2021年,出于对军营的向往,张宇航参军来到“刘老庄连”。起初,面对枯燥、艰苦的训练生活,他曾在思想上产生过动摇,想着“干两年就回家”。

转变,发生在连队荣誉室内。“忠诚赋予英雄魂,信仰铸就英雄躯,使命砥砺英雄胆。八十二勇士之所以战死不退,是因为脚下是祖国、身后是人民。为了人民而战,虽死犹荣。”当第一次听到班长讲述八十二勇士浴血抗敌的故事后,张宇航便暗下决心:当兵就要当这样英雄的兵。

就这样,张宇航主动报名担任连史讲解员,逐渐成长为连队理论骨干和训练尖子,并被旅表彰为“四有”先进个人。

“我们‘刘老庄连’就像一个大熔炉,进门一块铁,转眼硬如钢。”“刘老庄连”政治指导员戴天骄说。

2023年,“刘老庄连”远赴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仅剩26名战士留守国内。时值盛夏,受台风影响,驻地连日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旅队奉命紧急出动,奔赴救灾一线。

考虑到“刘老庄连”留守战士多为新兵,旅党委起初没有安排他们参与此次救灾。可即便如此,连队26名战士仍自发准备好救援器材,晚上都是靠着背囊和衣而睡,随时准备出动参与救灾。

“洪峰过境!防堤告急!”当得知灾情愈发严重的消息时,26名战士再也坐不住了。他们主动写下“誓死要上抗洪一线”的请战书,并一一摁下红手印。

看到26枚力透纸背的红手印,旅党委最终批准了他们的申请。抵达抗洪一线后,26名战士日夜不休地装沙袋、固堤坝、堵缺口,就像80年前的先辈们坚守阵地那样,用身体构筑起坚固的防洪堤,圆满完成抗洪救灾任务。

如今,那份按有26枚红手印的请战书,也被收藏进“刘老庄连”荣誉室。回忆起这些年参加抢险救灾任务的经历,已是下士的李梦翔动情地说:“哪里有危险,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咱人民子弟兵的身影。”

一名士兵的肺腑之言,道出全军官兵的共同心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决做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战士。”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刘老庄连”荣誉旗帜光荣接受党和人民检阅。 谢沅鑫摄

 

从“83”到“6679”——

从战斗编号中感悟血脉的赓续

“我是‘刘老庄连’英雄传人,我的战斗编号是6679。我会发扬‘连魂’精神,生命不息、战斗不止……”20253月,一场别开生面的授予战斗编号仪式在“刘老庄连”庄严举行。

面向“刘老庄连”战旗,当新兵董洪运从连长朱明朝手中接过自己的战斗编号时,顿时感受到“6679”这组数字沉甸甸的分量。1943年,刘老庄战斗结束后,连队重新组建。为纪念八十二勇士的英雄壮举,连队决定花名册的序号从“第83号”起始。自此,这个序号便和“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连魂”精神一起,延续至今。

作为英雄连队中的一员,董洪运下连之初就为自己定下目标:争当训练尖子,不能让“刘老庄连”的英雄战旗蒙尘。体能训练,他背上沉甸甸的沙背心自我加压;装备操作,他反复练习,手上旧伤未愈又添新伤……直到第一次考核,董洪运取得总评优秀的成绩,这才将“6679”的战斗编号佩戴在胸前。他深有感触地说:“在我们连,优秀只是‘敲门砖’,只有全面过硬,才有资格说自己是‘刘老庄连’的兵。”

训练争第一、比武夺红旗,在“刘老庄连”,人人都在为荣誉传承而战。

2021年,连队组织战斗体能训练,官兵们要背着10多公斤重的背囊,全副武装行军42公里。在最后5公里武装奔袭阶段,列兵崔帅宇因体力不支落在了队伍最后。见状,班长吕康存一边为他打气鼓劲,一边接过他的背囊,拖着他抵达终点。

训练结束合影时,崔帅宇说什么也不肯站到镜头里。他负疚地说:“我没有按要求走完全程,我没资格与连旗合影!”

自那以后,崔帅宇不断挑战极限、刻苦训练。不久后便在一次战斗射击考核中,用最短时间命中全部目标,夺得全连第一名。走下射击场,他戴着自己“6442”的战斗编号,在战友们的簇拥下走向连旗,完成了那张曾经缺席的合影照。

如今,崔帅宇已成长为一名中士,并凭借过硬的素质和突出的表现,被连队评为“新时代刘老庄八十二勇士”。

在“刘老庄连”有两面被视为“传家宝”的旗帜:一面是82年前连队被命名为“刘老庄连”时上级授予的连旗,承载着连队的辉煌历史;另一面是“勇士旗”,上面有历年被授予“新时代刘老庄八十二勇士”的官兵签名,这个奖项在官兵心中比年底评功评奖的分量还要重得多……

“每年评选‘新时代刘老庄八十二勇士’,既是对血脉的赓续,更是对官兵的激励。”连队政治指导员戴天骄说。

为夺得这一荣誉,二级上士杨永杰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作为一名刘老庄籍战士,特殊的情感纽带,让他对八十二勇士怀有更深的崇敬之情。“6300”的战斗编号,对于他来说,重于生命。

基于这样的信念,杨永杰像着了魔一样扑在训练场上:手榴弹投掷达到优秀成绩仍不满足,继续向更高标准发起冲击;掩体构筑达到满分,他继续练习单手挖掘,模拟战场受伤情景……就这样,他两次代表连队参加集团军比武均取得优异成绩,并于今年获评“新时代刘老庄八十二勇士”。

“来自刘老庄,走进‘刘老庄连’,更要续写好英雄荣光。”据杨永杰介绍,82年来,共有170名刘老庄籍战士接过“刘老庄连”的战斗编号,他们大多数都成为连队的训练尖子,将姓名永久载入连队的荣誉册。

 

从“单打独斗”到“一体协同”——

在演训场上见证步兵的跨越

初秋塞北,一场合成营编成内装甲步兵进攻战斗演练拉开序幕。战斗以无人机空中侦察起笔,装甲步兵战车驰骋沙场如同挥毫卷起黄沙阵阵,一队队官兵、一台台无人平台武器装备如墨点般铺在草原,于天地间描摹出一幅沙场练兵新画卷。

“随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无人平台武器装备的加入,让我们装甲步兵作战样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功夺占“敌”防御阵地,抖落身上的硝烟尘土,连长朱明朝将目光眺向远方。他说:“在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浪潮中,只有不断逐浪、破浪,才能不被‘下一场战争’所淘汰。”

紧盯“下一场战争”,打赢“下一场战争”——这是“刘老庄连”每名官兵的胜战追求。

20254月,“刘老庄连”排长张启军参加集团军组织的教练员比武。为了求稳,许多参赛者选择传统课目,而张启军却偏偏选择“无人平台武器装备协同”这个新课目。他说:“哪怕在求新中落败,也比靠守旧赢来的名次更有含金量。”

在随后半个多月时间里,张启军白天铆在训练场上和战友们一同试验无人平台武器装备效能,晚上便扎进庞杂无序的作战数据中“抽丝剥茧”,总结战术规律、改进协同方式。

最终的结果令人振奋。比武当天,张启军以优异的成绩获评集团军“百名优秀教练员”。有评委这样评价他的表现:“他设计的新战法训法,为基层分队相关训练提供了样本范例。”

军事理论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流军队尾随战争,二流军队应对战争,一流军队设计战争。张启军说:“在‘刘老庄连’,人人都在为实现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军梦而加速奔跑。”

前些年,在国防和军队改革中,“刘老庄连”由传统步兵连转型为合成体制下装甲步兵连。首次实兵演训,就让连队二级上士伍林深刻感受到本领恐慌。

“似乎就在一夜之间,过去那种靠步战车‘单打独斗’的传统战法就不管用了。”伍林回忆道,“那段时间战友们都在思考,如何与炮兵、工兵、侦察等力量要素‘攥指成拳’,尽快融入合成‘大棋盘’。”

于是,“刘老庄连”官兵只要有空,就会到友邻分队拜师学艺,了解装备性能和作战运用战法,学习组网建链本领;到其他部队求教协同方式……伍林说:“那时的连队官兵,人人都像块海绵,在疯狂地汲取新知识。”

最终,“刘老庄连”顺利通过了上级组织的检验性考核,在全旅率先完成转型跨越。自那时起,和其他作战要素绑在一起训,和友邻分队捆在一起练,成为这支老牌连队的新传统。如今,“刘老庄连”官兵人人均掌握多兵种知识,干部骨干个个都具备多岗位履职能力。

在“刘老庄连”营房门楣下有一块电子显示屏,上面“距离下一场战争打响还有0日”的标语格外瞩目。“‘0日’,意味着时刻准备,意味着步履不停。”连队政治指导员戴天骄介绍说。

训练场上,鲜红的连旗迎风招展、高高飘扬,官兵们龙腾虎跃、吼声震天,他们信心满怀、誓言铿锵:“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作者单位:陆军政治工作部宣传局)

(编辑:孙进军)

网站编辑:王博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