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转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解放军党史军史研究中心
在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伟力的关键时刻,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回顾历史,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结束了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历史命运,开辟了由弱转强的光明前景,锻造了坚强领导核心,锤炼了人民军队,铸就了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历史性转折。
“觉醒起来,团结起来”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它的胜利是在中华民族空前觉醒下取得的。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近代日本军国主义通过各种形式逐步蚕食、鲸吞中国,直至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走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生死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的洞察力,深刻指出“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只有充分动员和依靠人民,才是赢得抗战胜利的唯一出路。归纳起来讲,“中国人民觉醒起来团结起来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是能够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正确指导路线。
中国共产党以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为最高利益,坚定不移地唤醒并推动全民族坚持抗战、团结与进步,以建立维护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大战略,统筹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指引中国抗战的正确前进方向。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唤醒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扭转了近代以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历史命运。
从《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响亮提出“抗日救国”口号,有力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到洛川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正式确定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从西安事变后不计前嫌,完成“抗日反蒋”“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的转变,到抗战战略相持阶段击退国民党发起的3次反共高潮,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推动建立、坚决维护并巩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不懈努力,得到全国各民族、各阶层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等各界的积极响应。“工农兵学商,一起来救亡”。中国社会强烈的民族自尊和爱国情感得到空前表达和释放,并在广阔的时空中凝聚成“中国人民大众已经觉醒起来了”的阳刚大气。对此,就连当时日本政界也承认,中国“四亿民众的觉醒与复兴的命运,并不是日本一国的势力所能长期压服的”,“现在日本帝国真正面临着兴亡歧路的选择”。
“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中国全民族抗战高潮的掀起,中国军民艰苦奋战的坚持,为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和推动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及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实际可能。
继瓦窑堡会议提出联合一切反日力量号召后,1941年10月,中国共产党组织朝鲜、印度、越南、缅甸等国家和地区的130多名代表在延安召开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代表大会,决定成立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联盟。随着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更加坚定且广泛地提出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策略。1942年元旦,由中、美、英、苏领衔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参与发起创立联合国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战场之一,中国抗战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歼灭日军兵力最多。14年抗战过程中,长期抗击并牵制日本2/3以上的陆军和大量海空军,加速了法西斯集团的崩溃。中国军民以伤亡3500万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的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直徘徊于国际舞台边缘的中国,终于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成为坚定捍卫世界和平、维护战后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
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空前觉醒,人民力量兴起壮大,两者相结合,是中国抗战胜利之本。靠着这个“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赢得了世界一切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与支援,赢得了崇高的民族声誉,赢得了开启现代化进程、由衰败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
“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攸关国家前途命运的生死决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全民族的最前列,以自身的远见卓识、钢铁意志和模范行动,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引导和推动中国抗战走向胜利。
中国共产党坚定承担起捍卫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时代重任。14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鲜明的抗战态度和坚定的抗战意志,鼓舞着全民族的抗战信念。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二天,就在全国各党派中最早发出抗日救国主张。1932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决心领导全国红军与工农劳苦群众用民族革命战争来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争得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与完全独立。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多次发表号召抗战宣言,提出愿同全国同胞一道“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中国共产党不仅坚定提出抗日主张,而且率先开展抗日斗争,在领导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同时,积极支援淞沪抗战、华北抗战,领导推动多地民众抗日救亡运动,以实际行动成为奋勇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先锋。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勇担历史责任的品格,有力提高了全民族抗战的动员程度和组织水平,为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精神的焕发注入了无限活力。
中国共产党以弱胜强的战争指导方略为抗战胜利指引了方向。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着眼抗战发展全局,在深刻把握中日双方国力、民力、军力基础上,立即制定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回答了中国能不能抗战、抗战的力量源泉等重大问题。全民族抗战初期,面对大片国土沦丧,民众对抗战前途莫衷一是的严峻局势,毛泽东同志发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光辉著作,驳斥“速胜论”和“亡国论”,及时勾画出清晰的抗战“路线图”,极大增强了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念。抗战后期,针对国民党的专制和腐败愈演愈烈,加之豫湘桂战役导致大片国土沦陷,中国共产党坚定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得到社会各界积极响应,掀起了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事实证明,抗日战争历史发展的主流,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高举的全民族抗战的大旗下,按照中国共产党在各个阶段提出的政治主张、革命理论向前发展的。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抗日战争血与火的考验中,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豪迈提出并实施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指导中国革命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通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统一全党思想,实现全党的空前团结和统一,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重要思想基础、政治基础和组织基础。中国共产党还在各根据地广泛进行民主政权建设,大力发展“三三制”,成为中国民主的先行者和楷模。坚定的理想信念、成熟的理论指引、严格的作风纪律再加上行动整齐划一,中国共产党人就是站在这个坚固基础上,在抗战中迅速发展壮大,到抗战胜利时已成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拥有120多万党员的全国性大党。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初期提出的“共产党员及其所领导的民众和武装力量,应该最积极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应该使自己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不仅从目标构想成为了客观事实,更沉淀成了无可辩驳的历史结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这就是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逻辑必然。
从“小麻雀”变成“大鹏鸟”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生存要发展,归根到底要靠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来说话。抗战时期,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下愈战愈强,在战胜日本法西斯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完成了民族解放战争的历史使命,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伟大抗战精神,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指引下,人民军队首次将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形成游击战、根据地和人民武装“三位一体”的战略格局,“在人类战争史上演出空前伟大的一幕”。人民军队大胆深入敌后,采取“麻雀满天飞”的办法实施战略展开,创建了晋察冀等19块抗日民主根据地,面积达到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由此,不仅获得了赖以长期坚持敌后抗战的坚实依托,更把敌之战略包围变为我之战略反包围,与正面战场在地域上相互独立、战略上相互配合,从根本上重塑了战略态势,盘活了抗战的大棋局。
人民军队始终坚持“有什么枪打什么仗,对什么敌人打什么仗,在什么时间地点打什么时间地点的仗”的原则,灵活进行战法创新。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战斗在黄河之滨、太行山上,驰骋于白山黑水、大江南北,从一投入战场便以其独有的战法运用和战斗姿态发挥出无比威力。地道战、麻雀战、推磨战、蜂窝战……这些“遍地枪声响,村村打日军”高度灵活的游击战术,使得日军陷入草木皆兵、顾此失彼的狼狈境地。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英勇作战12.5万余次,取得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其中日军52.7万余人的重大战绩。从战略相持阶段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更是抗击了58%—75%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成为中国抗战的主力军。
与此同时,人民军队自身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进一步健全和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建立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初步形成了涵盖领导指挥体制、组织编制和军事、政治、纪律法制、后勤工作等相对完整的制度体系。采取与人民战争相适应的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游击队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使日本侵略者陷入我人民群众汪洋大海的包围之中。广泛开展全军大生产运动,减轻人民负担,奠定坚实物质基础。正规军和地方武装从全国抗战开始时的11万人发展到1945年的约132万人,民兵达268万余人。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从小麻雀变成大麻雀,变成一个翅膀可以扫尽全中国的大鹏鸟”。人民军队的发展与壮大,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与巩固,是抗战胜利的基本保证,为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民族复兴大门的开启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从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中汲取复兴图强的智慧力量,历经80年的岁月洗礼和积淀却显得越发清晰厚重。今天的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踏上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铭记抗战的伟大胜利,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激发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必须捍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必须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有效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执笔人:朱晨旭、周鑫)
(责任编辑: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