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和坚持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经验
汤俊峰
高度重视加强作风建设,是我们党在建党之初就形成的优良传统。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以作风建设新气象、管党治党新成效赢得人民信赖和衷心拥护。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一条重要经验。”面对新征程管党治党新要求,我们要全面把握、充分运用这条重要经验,在驰而不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开辟党的自我革命新境界。
一、深刻把握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这条重要经验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抓住作风建设,就抓住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牛鼻子”。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从坚持立铁规矩、强硬约束,坚持以上率下、从中央政治局带头做起,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纠治“四风”开展集中教育和一系列专项整治,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和推进,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等方面,深入总结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经验。我们要深刻把握这一重要经验,深刻领悟党中央管党治党的重大决策和政治智慧,在把握精神实质中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坚持立铁规矩、强硬约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规定就是规定,不加‘试行’两字,就是要表明一个坚决的态度,表明这个规定是刚性的”。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立下铁规矩、坚持硬约束,在严守党的纪律规矩上毫不含糊。坚持令出纪随,用“讲认真”、刚性标准逐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做到严格自我约束动真格、坚决贯彻执行不含糊,将作风建设螺丝越拧越紧。实践表明,规矩是起约束作用的,标准宜严不宜宽、尺度宜紧不宜松,只有立铁规矩、强硬约束,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才能有效刹歪风、树新风。
坚持以上率下、从中央政治局带头做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在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上,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如一从自身做起,为中央政治局作出了表率示范,为全党树立了光辉榜样。中央政治局带头改进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以实际行动给全党作出表率。各级领导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形成全党动手一起抓的强大声势,以扎扎实实的成效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实践启示我们,“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只要坚持领导干部带头,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作风建设就会令出行随,产生强大“头雁效应”。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纠治“四风”开展集中教育和一系列专项整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新时代以来,我们党聚焦纠治“四风”突出问题,找准靶子、有的放矢,从抓贺年卡、明信片等小事小节,到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刹住“车轮上的腐败”、整治“会所里的歪风”,再到持续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深化拓展为基层减负工作等,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一个一个下大力解决,攻克了一批司空见惯的作风顽疾,让人民群众可感可及,通过作风转变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
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和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坚持抓常、抓细、抓长”。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坚持“严”字当头,在常抓不懈、融入日常中见“常”的韧性,在抓细节、环环抓中体现“细”的精神,在持久抓、反复抓中突出长的功夫,推动作风建设措施落地、机制落实。特别是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紧盯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坚持和完善节前教育提醒、明确要求,节中监督检查、明察暗访,节后严查快处、督促整改等工作机制,筑起遏制“四风”滋生蔓延的防线,以作风之变引领新时代风气之变,擦亮新时代管党治党的“金色名片”。
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完善权力配置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坚持系统观念,从作风建设入手,抓作风、强党性、严党纪,透过作风问题治根源反腐败,一体联动、协同发力,不断推动管党治党水平整体提升。实践表明,全面从严治党是一项系统工程,抓住党的作风建设这个切入点,向纵深推进、往横向拓展,就能一体推动党的自我革命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
二、全面把握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蕴含的科学方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推进作风建设、破解顽瘴痼疾,形成了集强基固本、祛病疗伤、体系施治于一体的科学方法。
找准切口,以小见大。作风顽疾一旦形成,极易反复,能不能痛下决心、斩而除之,是对党的自我革命精神的实际考验。面对作风上的沉疴积弊,如何选择突破口,对我们党来说,既是一个工作方法又是一种政治智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实施中央八项规定入手,作为改进作风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大力纠治“四风”问题,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起到了“从小抓起,以小见大,以小带大”的重要作用。新时代新征程,要持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贯彻落实,继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进一步解决好“四风”方面的深层矛盾和隐形变异问题,推动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系统施治,一体推进。作风问题的形成原因复杂、影响面广,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树立整体思维。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党的建设全局,对作风建设作出科学部署。坚持源头治理、见微知著的思想方法,强调“一个人蜕化变质往往是从吃喝玩乐起步的”,坚持从小事小节上抓起,不断在“落细落小、到边到底”方面解决作风的根子问题;坚持以点带面、贯通融合的科学方法,强调“四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发挥好作风建设的联动效应。新时代新征程,要进一步强化系统施治理念,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坚持治病强身固本相结合,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体现到管党治党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一体推进、综合见效。
融合贯通,辐射带动。党风直接影响政风、社风和民风。新时代以来,一方面,我们党从解决“四风”问题延伸开来,不断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改进学风、文风、会风等,重塑党的整体作风形象。同时,把作风建设有机融入党的建设各方面,发挥作风建设的带动作用,全面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另一方面,我们党着眼治国理政战略全局,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净社风、带民风。新时代新征程,要持续巩固作风建设成果,以良好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断以优良党风带动政风社风民风持续向上向善,以好作风好形象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久久为功,务求实效。改进作风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作风建设的特点规律,对解决作风问题进行深邃思考、长远谋划、科学设计。坚持强化政治定力,拿出恒心和韧劲,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养成,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管出习惯、抓出成效,坚决防止死灰复燃、新弊增生。坚持以制度机制推进长效化,“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滋生不正之风的漏洞,用改革的办法固化作风建设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以严格的制度执行确保制度体系真正发力。新时代新征程,要持续强化久久为功的定力和韧性,整治作风顽疾不松手,防范作风反弹不让步,强化制度落实不间断,坚决打赢作风建设攻坚战持久战。
三、不断深化对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作风建设特点规律的认识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作出一系列深刻论述,为增强作风建设、管党治党的科学性有效性提供了重要指导。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加强作风建设要迎难而上、敢于斗争。不良作风形成后,容易相沿成习、盘根错节,没有自我革命的斗争精神难以根除。在加强作风建设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精神,发扬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将革命进行到底;强调“决不能搞一阵风、一阵子”,“有了规矩就要严格执行”;对“四风”问题及其各种变异表现,强调要“保持高度警惕,继续把发条拧紧,保持高压态势”,“以滚石上山的劲头、爬坡过坎的勇气,保持定力、寸步不让,深化整治、见底见效”。这些重要论述启示我们,破除作风顽疾没有捷径、没有退路,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只有保持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破难而行的革命作风和斗争精神,才能在重重困难中开辟胜利的道路。
作风形成具有传导性,加强作风建设要以上率下、示范引领。风成于上、俗化于下,作风问题的形成有其自身特点和规律。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就要深入认识和把握这些特点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中央政治局从自身做起”,“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习近平总书记外出调研,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为全党树立起光辉典范;强调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自己松一寸,下面就可能松一尺”。这些重要论述启示我们,作风建设要把握其传导性、示范性、引领性特征,以上率下、示范引领是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方法,“关键少数”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要自觉在作风建设中当好“头雁”。
作风培育具有渐进性,加强作风建设要保持定力、化风成俗。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作风培育的渐进性规律,强调作风建设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强调从破潜规则做起,一些潜规则“成为腐蚀党员和干部、败坏党的风气的沉疴毒瘤”,要“强化明规则,以正压邪,让潜规则在党内以及社会上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场”;强调作风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必须经常抓、长期抓”;强调“风气养成重在日常教化”,要“引导党员、干部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这些重要论述启示我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优良作风的培育绝非一日之功,只有善于抓早抓小,经常抓、长期抓,重日常、练内功,保持定力、久久为功,因变应变、化风成俗,才能不断取得作风建设的稳固成效。
(作者系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