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擦亮作风建设这张“金色名片”
吴佳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必须经常抓、长期抓。近期,中纪委通报的党员干部违规违纪典型案例让我们清醒看到,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围绕关键人、关键点、关键处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使之落地生根、化风成俗,持续擦亮作风建设这张“金色名片”。
要在抓“关键少数”上持续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要坚决扛起管党治党责任,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层层传导压力,切实把严的氛围营造起来、把正的风气树立起来。”这既是我们党对“关键少数”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我们党推进作风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以“关键少数”的作风之变带动“绝大多数”的生态之变,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向上向好。要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管好自己,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管好主管分管领域,做到不越红线、不触底线、不碰高压线。要带头发扬斗争精神,对作风问题特别是“四风”问题坚决抵制,建立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形成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要带头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带动党的作风全面纯洁起来。
要在抓小事小节上持续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实践证明,诸多作风问题、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无不始于对小事小节问题的忽视与放纵。中央八项规定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厉行勤俭节约等八个方面,直指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每一项规定都指向具体,充分体现了抓细抓小的务实态度。要加强警示教育,用足用好“身边人”“身边事”典型案例,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小事无妨”“小节无碍”等错误观念的严重危害,自觉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要加强监督检查,既要盯紧工作中的“小事”又要严防生活上的“小节”,既要盯紧“八小时内”又要严防“八小时外”,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力争消除在萌芽状态。
要在抓常态长效上持续下功夫。“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十多年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之所以能够推动作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深刻改变党风政风民风,关键在于始终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要长效。要以此次学习教育为契机,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既对突出问题立行立改、真改实改,又从制度机制上找原因、堵漏洞,构建起教育、制度、监督相结合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体系,把“螺丝”越拧越紧,把“笼子”越扎越牢。要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加大风腐同查同治力度,深挖不正之风背后的请托办事、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细查腐败背后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作风问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深恶痛绝的突出问题,让形成的制度规定长出铁牙齿,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
(责任编辑:陈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