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专题库 > 《党建》杂志 >
党建网 > 专题库 > 《党建》杂志 >

深化拓展“五链联建”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发表时间:2025-09-02 来源:2025年第9期《党建》杂志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委组织部

 

近年来,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拓展建强组织链、育好人才链、做大产业链、培优创新链、延伸合作链“五链联建”模式,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建强组织链,提升牵引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党组织要成为群众致富的领路人,确保党的惠民政策落地见效,真正成为战斗堡垒。耀州区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不断整合组织资源、发挥组织优势,凝聚各方力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三级联动,合力推进。区委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区域经济发展整体布局,区委主要领导带头,区级领导牵头联系镇(街道)、包抓重点村,实地指导产业发展,逐村“蹲点式”研判解决问题。按照清零、消薄、培强“三步走”思路,区委组织部牵头,各职能部门配合,镇村具体实施,制定高质量推进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8条措施、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若干措施等,逐年实施、分档推进,“一村一策”推动发展壮大。

对标提升,夯实基础。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计划,按照“村党组织自评、党员群众测评、上一级党组织评定、逐级抽查复核”程序,对全区117个村分类定位。建立组工干部联系包抓、逐村走访制度,双周“沉浸式”下沉一次,指导帮助整体进位提升。对“一类”村党组织抓实巩固深化、示范引领,对“二类”村党组织抓实整体推进、全面提升,对“三类”村党组织抓实问题整改、补短强弱,推动形成富有区域特色的“一心两翼三线”党建示范格局。

精准考评,激发活力。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纳入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建立定期调度、常态监测、提醒督导等机制,以责任落实推动任务落地。制定出台《村干部补贴待遇和村级集体经济收益挂钩管理办法》,建立村干部补贴奖励激励机制,村干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得到充分激发。

 

育好人才链,强化支撑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耀州区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鼓励引导各类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选优产业发展“领头雁”。实施“雁阵培育”工程,选聘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等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为“头雁”导师,结对帮带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书记,教方法、传经验。组织村党组织书记赴浙江学习“千万工程”经验,邀请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帮助理思路、解疑惑。常态化开展不同形式的“擂台比武”活动,通过“五比五看”,推动互学互鉴、比学赶超。

用好产业发展“尖兵连”。组建农技助农兴产人才服务团,聚焦苹果“三新”“三改”模式推广、解决种植养殖管理技术难题等方面工作,定制服务计划,“线上+线下”指导培训,年均技术服务100余场次。依托校企合作、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引入农艺与种业等领域科技人才,通过企业技术攻关、服务项目研发,推动青砧、油葡萄等一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

培育产业发展“生力军”。在耀州区高级职业中学开设园艺、中医康养等专业,为农村发展寻找新途径。开展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新型经营主体技能培训,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培育的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致富带头人覆盖种植、畜牧等领域和农业全产业链。创新远教助农系列服务,以“时令+定制”组织党员、群众利用平台广泛学习产业发展等致富技能,提升实用技术水平。

 

做大产业链,增强核心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耀州区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以链长制为抓手推动产业集聚升级,以延链补链强链带动特色优势产业提质提效,不断激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后劲。

坚持一体化抓发展。聚焦打造以苹果为首位产业,食用菌、奶山羊(肉羊)为次位产业,中药材、干杂果、设施大棚等为特色产业的8条产业链,区级领导任总链长,每条产业链由部门负责人担任“链长”,产业龙头企业担任“链主”,将产业链成员企业和农户全部“镶嵌”在产业链上,通过“一事一议”“一企一策”,为全产业链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坚持集群化促发展。在一镇一业的产业布局下,结合各镇(街道)产业基础条件和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强化协作协同,以镇带村、以村促镇,打造了以“秦脆苹果”为代表的果业产业集群、以“耀州香菇”为代表的设施农业产业集群、以“奶山羊”为代表的养殖产业集群、以“耀芩1号”为代表的中药材产业集群,促进特色产业规范化发展、全产业链升级。

坚持品牌化优发展。坚持品牌引领,主动求新求变,鼓励各村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乡土特色品牌,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打造出“菇为天”香菇系列、“陕耀”土豆粉等一批“耀”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耀州花椒”“耀州黄芩”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耀州连翘”“耀州羊肉”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耀州樱桃产品在中国樱商大会上被评为特级樱桃产品。

 

培优创新链,激活驱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耀州区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农村产业经营模式,积极盘活各类资源资产,不断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推行“三个一”新模式。大力推行“一村一企业、一镇一站点、一业一协会”的“三个一”农业农村经营模式,11个镇(街道)全部组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组建农机专业合作联社、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站),通过“全程托管、土地租赁、代耕代种”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动深度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增强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引导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以“党支部+集体经济组织+企业”等模式自办、合办涉农企业(合作社),通过巩固现有基础、激发“三资”活力、延伸产业链条,增强发展动能。

创新“光伏增收”新路径。抢抓被列入第一批全国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整县推进试点区机遇,指导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平台公司,利用闲置屋顶连片建设光伏电站,探索形成“村集体+农户+清洁取暖”共赢增收模式。为有效破解村集体发展光伏产业中信贷主体不适格、贷款与产业发展周期不匹配等问题,创新普惠金融支持农村光伏产业“政银担—企村户”模式。

探索“三资盘活”新举措。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为契机,开展“府院联动、送法进村”,组织法院等单位到村“现身说法”。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先干部、再党员、后群众”原则开展清查清退。对机动地和闲置地进行逐块测量评价,优先发包给本村群众耕种,让“沉睡”资源变成增收“活水”。

 

延伸合作链,凝聚协同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要靠产业,各地要各展其长,走适合自己的振兴道路。耀州区持续深化利益联结机制,打好联村发展、部门帮扶、村企共建组合拳,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总量增长、质量提高。

联村发展共富。结合区域实际、村情特点等,推行“强村带弱村”联村发展模式,建立村级党组织联建共建机制,通过资金入股扶持、指导产业发展、协商解决难题等,实现“以强带弱、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的村级集体经济一体化发展。同时,以开展省际协作为契机,推动耀州区重点村与江苏省东台市集体经济强村开展结对共建,通过资金帮扶、项目支持、技术指导等方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

部门帮扶共赢。积极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资源力量与乡村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协调安排定点包村工作,通过帮助谋划发展路径,投入、引进帮扶资金,采购、帮销特色产品,协调解决产业发展难题,推动形成村级集体经济“输血造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持续向重点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重点选派有农村工作经验或涉农方面专业技术特长的干部,通过引进项目、筹措资金、技术指导,多措并举帮助破解发展瓶颈。

村企共建共兴。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龙头企业对区域产业发展示范带动作用,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行“党支部引领+龙头企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运营+农户参与”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托管经营、入股分红等形式,实现农业企业、村集体、农户多方共赢。依托特色产业链,推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等组团成立产业联盟,按照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生产指导、统一品牌销售模式,辐射带动各村连片发展特色产业。

 (责任编辑:张纪)

网站编辑:王博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