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专题库 > 《党建》杂志 >
党建网 > 专题库 > 《党建》杂志 >

赴汤蹈火担使命 初心如磐写忠诚——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江西省消防救援总队专业技术一级指挥长李胜利

发表时间:2025-09-02 来源:2025年第9期《党建》杂志

张 娟 胡明田

 

夜已深,江西省消防救援总队指挥中心内,依旧灯火通明。指挥大屏前,坐着一位两鬓斑白、目光炯炯的男子。屏幕上,来自全省的消防警情时有弹出,每一条警情都代表着一场战斗,都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做好指挥调度工作。

他叫李胜利,现任江西省消防救援总队专业技术一级指挥长。入队30多年来,他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曾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应急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消防忠诚卫士、中国杰出青年卫士、全国“灭火救援尖兵”等荣誉。2022年,他光荣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

 

“越是危险越要冲锋在前”

1991年年底,19岁的李胜利从河南省西平县入伍,来到江西省南昌市公安消防支队。新兵连训练结束后,他被分配到这个支队的特勤消防一中队,开启了他的消防职业生涯。

“咱们特勤队是勇敢者的队伍,荣誉是在烈火中取得的!”刚进队时,班长无意间说的一句话,成了李胜利的座右铭。

入伍第三年的一场消防救援战斗,令李胜利终生难忘。1993531日晚930分,南昌市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万寿宫商城发生火灾,当消防员们赶到现场时,浓烟和烈焰已将群众下撤通道全部封死。“快来救救我们”,楼上被困人员大声哭喊求救,生命危在旦夕。

“那是我第一次面对这么大的火灾。”时任南昌特勤消防一中队副班长的李胜利回忆道。他迎着浓烟和烈焰,利用曲臂登高车,与战友从20多米的高处疏散群众。就在最后一名群众被救出时,这栋8层高的楼房呈垂直方向轰然倒塌。270多名被困群众全部获救,李胜利与死神擦肩而过。

凶猛的大火仍在蔓延,李胜利顾不上稍稍休息,紧握水枪再次投入战斗。为了降温,他每隔10分钟就必须将全身淋湿一遍。由于长时间、高强度战斗,李胜利突然脚底一软,昏倒在现场。清醒过来后,他又义无反顾地冲向火场,一直坚持到大火被扑灭。这次战斗,这个年仅21岁的小伙子荣立个人一等功。从此,他也多了个绰号——“拼命三郎”。

“面对生死考验,害怕是一个人的本能,而不退缩是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李胜利说。

2004420日,南昌市青山路的一个居民小区内发生氯气泄漏事件。当李胜利带领救援队赶到现场时,只见小区门口的大树下,几名居民在不停呕吐,有人已陷入昏迷。他立即安排队员将中毒群众送往医院,并以最快速度疏散群众。

“这是我们第一次处置毒气泄漏事件,毒气看不见、摸不着,处置起来很棘手。”当时,作为南昌特勤消防一中队中队长的李胜利,努力压制住内心的不安。他深知,一定要冷静,自己一慌,队员们就会乱了阵脚。

经排查,毒气源自小区广场上的一个废弃氯气罐。原来,这里曾是一家自来水厂,废弃后被改造为居民小区,这个氯气罐已在此放置多年,锈蚀后导致罐内残液泄漏。最终,在李胜利的带领下,大家一起对氯气罐进行了妥善处置,险情被及时排除。

李胜利常说:“我是一名消防员,更是一名共产党员,越是危险越要冲锋在前!”在担负急难险重任务的特勤队,他一干就是30多年,先后参加各类救援战斗1.1万余次,和队员们一起营救、疏散被困群众3万余人,挽回经济损失数十亿元。

“有队长在前面,再危险的战斗,我们都不怕!”曾与李胜利并肩作战多年的消防员郭彪说,“一方面,队长战斗经验丰富,我们心里踏实;另一方面,得益于队长平时带领我们进行的科学化训练。”

“武艺练不精,不算特勤兵。”这是李胜利在特勤队叫响的口号。一次次勇敢冲锋的背后,是他对专业和技能的千锤百炼。从挂钩梯、百米障碍,到六米拉梯、双人徒手翻窗等训练科目,李胜利始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队员们立足实战、严格训练。在2011年全省消防队伍岗位练兵比武竞赛中,年近40岁的李胜利夺得3个项目的第一名。他还大胆创新,牵头优化水域救援、深井救援、登高救助、化学危险品处置等25个科目训练规程,研发的“水带收卷器”“蜂巢摘取装置”2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

 

李胜利(左)带领队员研发改造救援装备。 江西省消防救援总队供图

 

李胜利(前)带领队员们在洪水中营救被困群众。 江西省消防救援总队供图

 

“要时刻与群众心连心”

在李胜利看来,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是一名消防员的职责,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

20207月,鄱阳湖水位突破历史极值。时任南昌消防特勤大队大队长的李胜利主动请战,带领队员们先后转战上饶、南昌、九江等地。

在九江,有一天,已经在大堤上守了32夜的李胜利突然接到紧急任务——湖口县流芳乡自来水主管道破裂,3000余户、15000余名群众生活用水中断。

得知群众喝不上水,李胜利心急如焚,带领队员们马不停蹄赶往流芳乡。一到现场,他就率先潜入浑浊的洪水中查看情况。最终,在4米多深的水下,他和队员们克服重重困难,关掉了4个控制阀门,为抢修作业创造了条件。

“水来了,老百姓有水喝了!”当对讲机里传来这一消息时,疲惫不堪的李胜利才松了一口气。他这种始终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的精神,深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一天深夜,永修县三角联圩溃堤。李胜利得知消息后,立即带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胜利攻坚队”,连夜排查了14个村庄,他们要赶在洪水袭来之前转移4000余名村民。

这是一场时间与生命的赛跑。正在李胜利为任务紧急、人手短缺而犯难时,突然听到有人高喊:“队长,我们归队了!”这是一支由17名退伍老兵组成的救援队,他们都曾是李胜利带过的兵。在得知当地汛情后,他们自带干粮,从福建、江苏、山西等地赶赴九江,加入“胜利攻坚队”。在李胜利的带领下,大家齐心协力及时将受灾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要时刻与群众心连心’,这是队长经常教导我们的一句话。能再次和队长并肩战斗,为灾区群众贡献一份力量,我们感到无上光荣。”退伍老兵李承龙说。

20217月,河南省多地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听到援豫的号召后,李胜利毫不犹豫地主动请缨、驰援灾区。

在河南省中牟县白沙镇的一次转运群众救援任务中,冲锋舟突然因为机械故障失去动力,在洪水中打着转。看着身旁刚刚获救的老人和孩子,已近50岁的李胜利抓起绳子义无反顾地跳入洪水中,和队员们一起徒手将冲锋舟拖到几百米外的安全地带。

从白天到黑夜,李胜利不停地忙碌着,连水都顾不上喝。深夜休整时,队员们发现李胜利的腿肿了、脚磨破了,心疼地劝他:“队长,您坐镇指挥就行了,别那么拼命了。”

“我们多一次冲锋,群众就少一分危险。这个时候不拼命,还待何时?”短暂休息后,李胜利再次投入紧张的救援中。

在增援河南的10多天时间里,李胜利带领“胜利攻坚队”,辗转多地营救、疏散被困群众1249名,防疫消杀15.1万平方米,却始终没有时间回到近在咫尺的家乡看望一下父母。

如今,在江西省消防救援队伍中,李胜利不只是一个姓名,更是一面旗帜、一种精神。在李胜利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队员加入“胜利攻坚队”,成为“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尖兵劲旅。

 

“就是想帮助人、救人,救更多人”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李胜利的眼里,坚持、专注值千金。

2018年,全国消防队伍面临改革转隶,有人劝李胜利借此机会转业:“凭你档案袋里那么多军功章,选个好单位是板上钉钉的事。再说,你一个外乡人,转业回家还能好好照顾家庭。”

那时,李胜利的儿子由于身体原因休学在家,转业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李胜利内心不是没有动摇过,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留下。他说,他永远忘不了自己刚入队时与班长的那次对话。班长问他:“你为什么当消防员?”他回答道:“就是想帮助人、救人,救更多人。”李胜利不想违背自己的诺言。

20219月,李胜利调任江西省消防救援总队指挥中心专业技术一级指挥长,他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面对‘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求,我要学习的东西更多了。我必须时刻保持清醒,思考如何指挥打好每一场硬仗,不能辜负组织和群众的信任。”李胜利说。他带头坚守指挥调度一线,落实24小时指挥大厅“坐班值守、手台监听、入群指挥”等要求,尤其在重大灾情、节假日期间,他总是主动调班、请缨值守、科学调度,为同志们树立了榜样。

针对指挥中心聚焦实战不紧、运行体系不畅、技术支撑不足等瓶颈性问题,李胜利积极探索和破解现代化指挥体系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先后参与总(支)队机关警情跟踪与遂行出动试点、“一短三快”初战机制改革、“两智一图”系统研发应用、支队级指挥中心规范化建设等课题研究。他牵头组建了总队战法研究小组,开展指挥调度实战推演,创编警情研判、系统录入、质量稽查等5个操法,组织“三能骨干”“四会能手”评选活动。同时,他还组织编写了《消防接警调度实用手册》《指挥中心辅助决策资料汇编》《联动业务系统平台功能使用清单》等,填补了国内无消防接警调度工具书籍的空白。

水火之中见担当,危难之际显忠诚。30多年来,从“橄榄绿”到“火焰蓝”,从普通消防员到总队指挥长,李胜利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赴汤蹈火、向险而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只要人民群众需要,冲锋的脚步就永不停歇!

(作者单位:江西省消防救援总队)

(编辑:孙进军)

网站编辑:王博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