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本刊评论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坚持立铁规矩、强硬约束,坚持以上率下、扎实推进,刹住了不少过去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祛除了一些多年难以祛除的顽瘴痼疾,解决了很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风政风社风焕然一新,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凝聚起强大正能量。同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作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个永恒的主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我们要按照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在提高认识、增强党性、规范权力运行、从严监督执纪、履行管党治党责任等方面进一步落实到位,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不断取得新成效。
经常抓、见常态,常抓不懈。作风建设重在经常,必须常常抓。要时刻摆在重要位置,有机融入日常工作。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履行好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一岗双责”,牢固树立不抓作风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坚持管事就管人,管人就管思想、管作风,经常分析本地区本部门干部队伍作风状况、干群关系状况,及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四风”问题露头就打、寸步不让。要把作风建设融入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之中,使作风建设随着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推进而同步深化;把作风建设具体要求落实到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形成抓作风促工作、抓工作强作风的良性循环。
深入抓、见实招,抓细抓实。作风建设重在抓细节,必须环环抓。要从细节处着手,抓领导、领导抓,抓具体、具体抓。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高标准、严要求,聚焦“四风”突出问题,采取有力举措,深入靶向施治,一个毛病一个毛病纠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有的放矢、坚决整治,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从抓景区会所、送节礼、送月饼等“不起眼小事”做起,从抓办公用房、公车配备、出差餐饮等“一枝一叶”管起,持续深化整治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公款旅游、“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等问题,狠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对干部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反映的作风问题要做到一一回应、具体解决,不能以原则来应对具体。
持久抓、见长效,久久为功。作风建设重在持久,必须反复抓。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半途而废。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坚持不懈地抓长、长抓,紧紧扭住不放。要善于运用法治手段纠风肃纪,着眼长远、标本兼治,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机制,进一步扎紧制度“笼子”,强化刚性约束。要严格制度执行,强化监督执纪,加大风腐同查同治力度,保持高压态势,对顶风违纪行为从严查处,对失察失管失责情况严肃问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决不能让制度形同虚设、形同摆设。要坚持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对党忠诚,厚植为民情怀,纯正道德品质,保持清正廉洁,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