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改进文风会风
王 辉
文风会风体现党的作风,关乎政风社风,关系党的形象和事业成败。切实改进文风会风,既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题中之义,也是深化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改进学风文风会风,改进工作作风。改进文风会风,推动作风持续好转,需要靶向发力、综合施策,久久为功。
敢担当,树牢正确政绩观。不良文风会风是典型的形式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改进文风会风、弘扬优良作风,首先要树立正确政绩观,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建党百余年来,我们党始终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锤炼坚强党性、摒弃私心杂念,才能跳出名缰利锁的羁绊,摒弃“文山会海”之类的“假把式”,以优良作风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重实效,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是我们党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百姓看作风建设,主要不是看开了多少会、讲了多少话、发了多少文件,而是看解决了什么问题”。发文、开会,目的是推动工作、解决问题。改进文风会风,说到底就是要改作风、戒虚功、求实效,防止“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牵住改进文风会风的“牛鼻子”,善于把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作为办文办会之要,文要“短实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有温度有力量,不讲空话套话大话;会要“少而精”,高质高效,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对于不能有效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文和会,不该发不该开的坚决不发不开,该精简的坚决精简。
强基础,练就过硬本领。文风会风问题既有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的主观原因,也有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的客观因素。练就过硬本领,要弘扬优良学风,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将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行动自觉;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了解群众呼声、吃透实际情况、找到解题思路,防止办文办会闭门造车、坐而论道;强化科技赋能,充分运用政务信息化平台、视频会议系统、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创新方式方法,助力作风持续好转。
立标杆,注重以上率下。古人云:“下之所以为,惟上是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风成于上,俗化于下’。改进作风必须自上而下、以上率下”。改进文风会风,必须从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做起。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发挥好“头雁”效应,在改文风、正会风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持久用力,以示范引领带出好文风、好会风,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陈蓉)